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汶川地震兩週年新華國際時評:人間有愛 生生不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 韓冰 吳黎明)12日是汶川地震兩週年。兩年來,類似的地震災難在全球範圍內不時發生,而對災區萬里馳援的國際救援場景也每每出現。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人類用行動詮釋和證明了這樣的道理:人間有愛,生生不息。

    兩年間,從汶川到玉樹,從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毀人亡之後,總有無數滿懷愛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險阻,從四面八方奔赴災區,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長隊,機場、碼頭堆積的援助物資,令人感受到世間的濃濃愛意。有些數字值得銘記:汶川地震發生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先後向中國提供了44億多元人民幣的現金援助及救災物資;海地地震發生後僅1個月的時間,國際社會就已向海地捐助6億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員超過100萬……

    愛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的互助跨越國界和種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它使得愛不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成為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愛意在互動中漸濃。

    中國汶川遭遇地震後,廢墟中有國外救援和醫療隊員並肩搶險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襲擊後,第一批趕到災區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國救援人員,將曾經受到的支持和關愛回饋世界。這樣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類應對災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令不同國家和民族心手相連。

    愛意的源泉在哪?它來自對生命的同情和珍視,它來自每個普通人的勇敢擔當。汶川地震中,中學教師譚韆鞦在生死瞬間張開雙臂把四個學生掩護在身下,自己卻獻出了生命;經歷這場地震的“90後”青年田芷銘在談起兩年間內心世界變化時,深有感觸地説:“災難教會我關心別人”;英國外科醫生賽義德曾在汶川震區救助傷員,當時做手術從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讓他至今難忘……正是無數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動撐起愛的天空,人間大愛永不衰竭。

    人間有愛,生生不息。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涌上人們心頭的不僅有對遇難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對曾經得到過的幫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隨著時光流逝而沉澱心底,來自全球各地的愛意卻應當隨著生命延續而惠及他人。銘記得到的愛,併為別人付出愛,世界將因此更美好。

 
 
 相關鏈結
· 汶川地震兩週年—四川銀行機構積極支持農房重建
· 從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樹:兩個地震災區的守望互助
· 黃華華:廣東援建汶川地震災區目標基本實現
· 涅槃重生兩年間—來自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一線報告
· 銀行業累計為汶川災區發放重建貸款4200多億元 
· 汶川重生小鎮:如畫的水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