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5月13日電(記者 周寧、周瑋、王攀)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司長馬文輝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説,2年來,通過建設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制訂傳承人認定體系、建立數據庫與數字博物館等多項特殊舉措,在汶川地震中遭受毀滅性打擊的羌族文化已重現光芒。
據了解,汶川大地震使有著3000年曆史的古羌文化遭遇滅頂之災:白什馬馬燈等數百件珍貴羌文物損毀;有關羌族的研究史料大部分被毀、被埋;50多位羌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遇難……保護羌族文化刻不容緩。為此,各級文化部門採取五大特殊舉措搶救瀕臨消亡的羌族文化。
--建立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包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綿陽的北川縣、平武縣等7縣21鎮64鄉,總面積約18473平方公里,共涉及羌族民俗博物館、技藝傳習所等39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
--制訂傳承人認定體系。重新梳理羌族文化傳承人,對他們進行特殊幫扶,並免費上人身意外保險,鼓勵他們收徒授藝。通過由傳承人組建羌族民間歌舞藝術團、設立“非遺傳承人獎勵基金”,以維持和修復非遺的傳承鏈。
--建立數據庫與數字博物館。全面收集羌族文獻、音視頻等資料及相關實物,並運用數字化手段,對資料進行全面、真實、系統的搶救性記錄和歸檔。
--實施羌族文化培訓。對北川吉娜羌寨、擂鼓鎮勝利村等羌族地區居民進行羌族文化普及培訓,內容包括羌語、羌族禮儀、羌族歌舞、羌族歷史風俗等。
--引入社會資金參與保護。成立或引入有意挖掘整理、保護傳承羌族文化的企業,採取生産性方式對能夠産生經濟效益、改善傳承人生活的羌族刺繡等非遺項目加以保護和扶持。
馬文輝説,由於各級領導重視、方法得當且落實較快,2年來,羌族文化保護成就顯著:共蒐集北川羌族文化古籍200多本、光碟製品60多盤;重拾大量的羌族山歌、民間故事、民間傳説以及民俗、史料,拍攝了大量羌族民俗場景、服飾和建築圖片;完成了“羌年”申報世界“非遺”的申報工作;出版了目前規模最大、內容最齊整、長達2000萬字的羌族語言文化集成--《羌學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