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劉錚)國家統計局網站19日刊載了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副司長龐曉林對當前居民消費價格(CPI)的解讀。龐曉林認為,CPI能夠科學反映市場物價變動情況,但如果拿它跟每天上街買東西所接觸的每一種商品去比較,往往會産生誤解。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4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2.8%,漲幅創18個月來最高。但有網民稱蔬菜價格“發燒”,CPI數據未反映真實通脹水平。龐曉林回應説,公眾感受到通脹預期在逐漸增強,CPI數據也在變大,CPI數據也顯示了蔬菜價格在“發燒”。但如果拿CPI跟每天上街買東西所接觸的每一種商品去比較,往往會産生誤解或錯覺。
抽樣調查顯示,全國CPI同比漲幅從1月份1.5%上升到4月份2.8%。3、4月份全國蔬菜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8.5%和24.9%,其中北京市分別上漲32.7%和32.6%。
龐曉林説,CPI是一個總體指標,反映的是價格總水平。而百姓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往往是對單一商品價格變化的感受,而且時點性特別強。比如大蒜價格暴漲感受特別深,但可能忽略了豬肉價格低於去年同期。
龐曉林指出,我國CPI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八大類。百姓關注的是吃穿用住行,而CPI是一個加權計算後的綜合平均數,其中既包含有上漲的品種,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種。如果用具體上漲的商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與CPI相比,就會覺得CPI被低估。
目前全國CPI數據涵蓋了31個省(區、市)的262個類別的商品價格,涵蓋城鄉居民的全部消費內容。龐曉林強調,總的來説,我國CPI的生産過程及其計算方法是科學的,計算結果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