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農合專項基金審計調查:撐起8億農民健康保護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張曉松)目前,審計署正組織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項基金進行審計調查,以確保這項涉及8億農民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記者日前專門前往安徽、湖北兩省,對審計調查情況進行了跟蹤採訪。

    審計不再只是“翻賬本”

    5月26日上午,審計署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的審計人員諶武來到安徽省舒城縣城關鎮五里村“五保戶”余華庭家,一邊詢問這位69歲老人的身體狀況,一邊仔細查看了他參加新農合後看病、報銷的情況。

    “老人去年查出食道癌,住院期間總共花了2萬多元醫藥費,通過新農合報銷了9000多元,民政系統又通過‘大病救助’補貼了3000多元。經過核對,所有賬目都沒問題。”諶武告訴記者。

    由於新農合製度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在這次審計調查中,審計人員不再只是“翻賬本”,而是走村進戶,深入基層,內查外調,力求審深審透。

    “我們選取了9個省,每個省調查5個縣,每個縣延伸調查2個鄉鎮衛生院,要求審計人員實地走訪參合農民。”負責這項審計調查工作的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司長李建新説,“這次審計不僅要關注基金使用情況,同時要關注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各地在新農合建設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於計算機和網絡的信息管理系統。審計人員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短時間內查出了一些問題。如上海特派辦通過數據篩選、比對,僅用3天時間就發現安徽省某縣1萬多人重復參保、100多人重復報銷的問題。武漢特派辦則發現湖北省鄂州市醫保經辦機構3套不兼容的計算機系統分別處理數據,導致少數人員重復錄入的問題。

    “把這項惠民政策監督用好”

    5月25日下午,記者跟隨審計人員來到安徽省廬江縣金牛中心衛生院,正好碰到72歲的農民曹永樹在衛生院新農合管理站報銷醫藥費。

    憑著一張“報補單”、一個新農合參保證和一張IC卡,沒用10分鐘曹永樹就拿到了報銷費用。

    “我今天剛剛出院,就拿到了錢,真是方便、實惠!”曹永樹告訴記者,年初他向新農合交了30元費用,今年5月12日因患慢性支氣管炎住進衛生院,總共花了1300多元醫藥費,其中800元可以報銷。

    “不怕窮,只怕病”“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些曾經是一些地方農民看病貴的真實寫照。隨著新農合製度的全面建立,農民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正在逐步緩解,農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談到這一情況,負責安徽省新農合審計調查的上海特派辦副特派員呂勁松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安徽自2003年啟動新農合試點以來,逐年擴大覆蓋區域和人群,提高籌資標準和報銷比例,增大受益範圍,受到了全省農民的廣泛歡迎。

    “新農合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要的惠農政策、民生工程,我們一定要發揮好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一方面要查問題、促整改,另一方面也要多做分析研究,提出建議,把這項惠民政策監督好。”呂勁松説。

    四類問題“浮出水面”

    隨著審計調查的深入開展,各地新農合製度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武漢特派辦副特派員呂衡説,由於新農合製度目前還處於試點階段,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需要儘快研究解決的問題:

    一是醫療救助與新農合製度銜接不夠充分,對“五保戶”、貧困戶救助不到位。審計發現,由於民政、衛生兩個系統工作不對接,一些地方非“五保戶”卻在享受新農合對這一群體醫藥費報銷的優惠政策,而部分“五保戶”卻在就醫後沒有得到醫療救助。

    二是存在有的參合農民重復參保,甚至重復報銷現象。審計發現,由於管理上存在漏洞,有的縣1萬多人同時參加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其中100多人在就醫後重復報銷,50多人報銷總額已超過實際花費,最高的超出1000多元。此外,還有個別人用假發票從新農合經辦機構報銷高額醫藥費用。

    三是基本藥物零加價政策推行緩慢,鄉鎮衛生院藥品加價率高。審計發現,部分醫療機構存在收費項目不規範、放寬住院條件、部分藥品價格偏高等現象。部分地區在藥品目錄上仍然存在城鄉差異。

    四是現行制度給外出務工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帶來不便。由於新農合以縣市統籌為主,定點醫療機構也由各縣市指定,省與省之間、省內各縣市之間沒有互相認可的定點醫療機構,在外打工農民回到參合所在縣市只能按報銷比例較低的市外非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標準來報銷醫療費用,增加了農民負擔。

    對此,審計人員建議,加快制定科學的新農合政策實施方案,儘快實現全國性定點醫療機構相互認可、多個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進一步加強監管機構能力建設。

審計署加強對新農合專項基金審計監督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張曉松)審計署目前正在組織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項基金進行審計調查,以促進我國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兼顧門診小病的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我國于2002年提出在全國逐步建立新農合製度,計劃于2010年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截至2009年底,全國開展新農合的縣(市、區)已達2716個,參合人口8.33億。

    根據新農合部級聯席會議要求,審計署從今年5月起,組織9個特派員辦事處對安徽、湖北、江蘇、遼寧、湖南、四川、福建、河南、黑龍江9省新農合基金籌集、使用、管理和相關配套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每省調查5個縣,每縣延伸調查2個鄉鎮衛生院。

    這次審計調查的目的是在摸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總體規模的基礎上,調查新農合政策落實和基金使用情況,反映新農合基金籌集、使用、管理和新農合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進建議,促進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審計組正在現場開展審計調查,預計相關工作將於今年7月底結束。

    截至5月中旬,審計調查表明,新農合製度的全面建立,緩解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了農村基層衛生條件的改善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也為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奠定了基礎。

    同時,審計調查也發現新農合製度在推行過程中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醫療救助與新農合製度銜接不夠充分,對“五保戶”、貧困戶救助不到位;存在重復參保、重復報銷現象;基本藥物零加價政策推行緩慢,鄉鎮衛生院藥品加價率高;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普遍落後;經辦機構監督管理不到位。

衛生部通報2009年全國近8億人次農民受益新農合

    衛生部3月9日通報,2009年全國參合農民受益7.59億人次。其中包括住院補償0.62億人次,門診補償6.7億人次等。

    通報指出,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初步統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已達到55%。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新農合籌資總額達944.3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69.62億元,地方財政補助資金471.98億元,農民個人繳費194.17億元(含相關部門為救助對象參合繳費9.17億元),利息收入及其他8.58億元。全國實際人均籌資水平為113.37元,比2008年提高了17.12元。 >>>詳細閱讀

我國將在10%統籌地區開展新農合支付改革試點

    衛生部副部長劉謙在昆明召開的全國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交流會上表示,2010年要在全國10%的統籌地區開展試點,逐步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

    “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勢在必行。”劉謙説,各地要結合推進門診統籌和提高部分重大疾病補償水平試點,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試點。

    隨著新農合製度的全面實施和穩步推進,新農合管理運行機制不斷完善,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有效緩解了農村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謝天佑:落實新農合 加強對鄉鎮定點醫療機構管理
· 衛生部通報2009年全國近8億人次農民受益新農合
· 我國將在10%統籌地區開展新農合支付改革試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