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4日電(記者何玲玲 張道生) 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會議上,作為工業大省的浙江吹響了加快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邁進的衝鋒號:動員全省上下共同奮鬥,打造“富饒秀美、和諧安康”的生態浙江,致力於把浙江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
倒逼之下 跨越之坎
杭州西部的臨安市,是太湖和錢塘江兩大水系的源頭。改革開放初期,作為山區縣的臨安在發展經濟的迫切願望下,風風火火地搞起了工業經濟,全市僅化工廠曾多達150多家。
然而,發達的工業經濟紅火沒多久,污染問題就開始困擾當地政府和居民了。當年臨安的污染到什麼程度?當地一名幹部告訴記者,直到十多年後,在搞清潔鄉村工程,清除水溝淤泥時,還依稀可見泛紅的化工污水。
於是,不斷增加的經濟總量和環境容量相對不足的矛盾,老百姓不斷增長的環保訴求和污染日益加重的矛盾開始交織顯現,生態問題成為制約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難題。
“正是在這樣幾重倒逼之下,臨安開始壯士斷腕,關停並轉污染企業,消滅宜林荒山。經過堅持不懈努力,如今臨安已是國家級生態市。”臨安市委書記邵毅説。
發生在臨安的這一幕倒逼式變革,可以説是浙江省近3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卻也一度付出了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大的代價。為克服這一“成長的煩惱”,浙江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在不斷作出努力,早在2002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建設“綠色浙江”的戰略目標。
如今人均GDP已超過6000美元,逐步向後工業化社會過渡的浙江省,開始處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新的起點上,後面的跨越之路該如何走?
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説:“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後一種嶄新的文明形態,對發展路徑、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貧窮不是生態 生態卻是經濟
建設生態文明,並不是消極地向自然回歸,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發展生態經濟,積極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浙江幹部群眾意識到,“魚”和“熊掌”兼得,貴在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貴在可持續道路上的堅持。
浙北的安吉縣,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縣。在這個山區縣,人均耕地僅有0.7畝。在堅持“生態立縣”的過程中,安吉縣的財政收入一度僅有鄰縣的一半。
然而最近幾年來,安吉的堅持收到了回報,良好的生態給安吉帶來了無窮的發展後勁。2009年安吉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1436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1000多元,其中超過六成來自毛竹、鄉村旅遊、茶葉等“綠色産業”。
“安吉多年以來堅持生態立縣,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安吉縣委書記唐中祥説。
在浙江省的一些基層幹部看來,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理念上,不少地方經歷了從“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的轉變。
“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就好比硬幣的兩面,相伴相生,是辯證的統一體。”臨安市市長王宏深有感觸地説,只要思路對頭,措施得當,兩者之間是可以實現共同發展的。
記者從浙江省委省政府了解到,眼下這個省正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心任務。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浙江還把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加快形成生態産業體系,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
“錢袋子”做保障 “官帽子”來挂鉤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佈的《2009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顯示,浙江省生態質量總體評價為優,繼續保持全國前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
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為生態保護逐年大敞“錢袋子”,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記者從浙江省財政廳獲悉,僅2006年至2009年,浙江省級財政投入生態環保的專項資金就達133.21億元。與此同時,財政對生態補償機制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09年省級財政安排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就超過10億元。
除省級層面外,地方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投入也不斷加大。遂昌縣是浙江省的欠發達地區,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儘管財政並不富裕,2008年遂昌依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了《遂昌縣主要污染物減排獎勵辦法》,每年由縣財政拿出上百萬元資金對企事業單位污染減排項目給予獎勵和補助,加大減排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
為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浙江省的幹部考核這些年也在悄然變革。2001年開始,湖州市最早開始逐步淡化GDP的考核,並對危害生態的幹部進行問責。如今,“綠色GDP”已經成了浙江幹部衡量發展問題時的重要指標。
浙江省臨海市尤溪鎮黨委書記朱曉紅説,市裏實行了鄉鎮分類考核辦法,讓不具備發展工業條件的鄉鎮擺脫GDP考核的“硬約束”。“如今再也不必為招商引資傷透腦筋,在我們這個人口不到3萬的山區小鎮,保護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遊經濟才是頭等大事。”朱曉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