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福建省發佈紫金礦業污染事故汀江水質監測結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建上杭7月14日電(記者 沈汝發 鄭良)14日,福建省環保廳發佈了“上杭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7·3’污染事件汀江水質監測結果”,根據監測,目前汀江流域PH值和銅濃度均已恢復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7月3日,紫金礦業污染事故發生後,福建省環保廳立即派出由環境監測、監察、專家組成的調查組赴上杭縣,展開了應急處置和調查監測工作。

    據通報,環境監測部門從7月4日開始對泄漏點下游汀江河段進行加密應急監測,從泄漏點開始到棉花灘水庫壩下共布設監測斷面12個,監測指標主要為泄漏廢水的特徵指標PH值、銅。

    根據監測,7月4日汀江上杭段金山電站、澗頭電站、水西大橋、東門大橋、李家坪大橋、大沽灘大橋等斷面監測出現PH值偏酸性、銅濃度升高的現象,PH值的範圍在4.34—6.33之間,已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6—9),銅的濃度範圍未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

    泄漏事故得到控制後,自7月8日起,汀江上杭段各斷面水質逐步改善,各斷面PH值逐步升高,7月11日各斷面PH值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銅濃度逐步降低。至7月12日,汀江上杭段各斷面PH值在6.65—7.96之間,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銅濃度在0.039—0.109MG/L之間。

    7月4日起對棉花灘水庫水質進行監測。7月6日前棉花灘水庫水質基本正常,從7月6日下午開始,水庫進口點位有微量檢出銅,7月10日,水庫進口和庫心點位均檢出銅,PH值有所下降:水庫進口PH值範圍為5.52—6.43、銅濃度範圍為0.016—0.061MG/L,庫心PH值範圍為5.95—7.62、銅濃度範圍為小于0.01—0.028MG/L。7月12日,棉花灘水庫進口點位PH值範圍為6.34—7.43、銅濃度範圍為0.027—0.077MG/L,庫心點位PH值範圍為6.50—7.42、銅濃度範圍為0.011—0.085MG/L,大壩前點位PH值範圍為6.65—7.59、銅濃度小于0.010MG/L。

    7月4日至12日,棉花灘水庫壩下峰汀大橋斷面PH、銅監測結果均未發現異常。7月12日PH值範圍為6.34—7.37,銅濃度小于0.010MG/L,水質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7月3日下午,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部分含銅酸水自污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到一定的污染,下游出現部分網箱魚死亡,根據初步測算,外滲污水量約9100立方米。

 
 
 相關鏈結
· 福建開通12580海西求職平臺 為就業開闢快捷渠道
· 福建上杭紫金礦業公司污水池滲漏致汀江局部污染
· 福建:尚未查詢到錄取信息的考生可填報徵求志願
· 福建將投入15億元對全省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整治
· 福建迅速採取針對措施幫助災區儘快恢復農業生産
· 福建召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