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聯合調查組對紫金礦業污染事故提出三點處理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建上杭7月16日電(記者 沈汝發、鄭良)15日晚,由環保部和福建省環保廳、龍岩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發佈了對紫金礦業污染事故的三點處理意見。

    7月3日15時50分,紫金礦業集團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池內酸性含銅污水出現滲漏,部分進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一定污染,並造成大量魚類死亡。據初步測算,外滲污水量約9100立方米。

    據聯合調查組介紹,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調查組對這一事件提出三點處理意見:一是肇事企業立即停産並進行全面整改。進一步加強企業各堆浸場、富液池、貧液池、萃取池、防洪池、污水池現存工藝水和生産廢水的防滲措施,對整個礦區防滲工藝進行後評估,對防滲技術、工藝、材料進行全面論證,徹底整改防滲系統;嚴格規範排污管道與排污口,徹底堵死滲漏井與排洪洞之間的通道,實現清污分流;全面調查礦區地下淺水污染情況,並進行徹底整改。

    二是福建省有關部門立即在全省範圍組織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總結經驗教訓,舉一反三,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三是嚴肅追究責任。依法追究肇事企業、防滲系統設計施工單位、監管部門相關責任人的行政、刑事責任並由肇事企業對此次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進行賠償。

    另外,記者從福建省上杭縣15日晚間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7月15日,上杭縣公安局對紫金山礦業銅礦濕法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案立案偵查,包括紫金山礦業銅礦濕法廠廠長林文賢在內的3人已被刑事拘留。

    上杭縣副縣長梁八生15日晚間介紹,上杭縣委、縣政府根據《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對負有環保監管主要責任的縣環保局局長陳軍安,同意其引咎辭職;對工業企業的主管部門負責人,縣經貿局局長黃仲華,按照環保監管“一崗雙責”要求,進行停職檢查處理。

    目前,檢察機關已介入該事故調查。

環保部:三大原因造成紫金礦業污染事故

    新華社福建上杭7月16日電(記者 沈汝發、鄭良)15日晚,由環保部和福建省環保廳、龍岩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公佈了紫金礦業污染事故的三點主要原因。

    據聯合調查組介紹,通過對福建紫金礦業集團所屬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致汀江污染事故進行的調查,認定此次事件是一起由於企業污水池防滲膜破裂導致污水大量滲漏後通過人為設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而引發的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據聯合調查組介紹,通過聽取情況彙報、查閱資料、現場勘查、調查取證等方式,初步查明此次事件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企業防滲膜破損直接造成污水滲漏。經查,企業各堆浸場、富液池、貧液池、萃取池、防洪池、污水池均採用HDPE襯墊防滲膜作為防滲漏措施,但由於各堆場及各池底未進行硬化處理,防滲膜承受壓力不均,導致各堆場及各溶液池底墊防滲膜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撕裂,污水滲漏問題嚴重,加之近期紫金山礦區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水大量聚集,污水池底部壓力發生變化,致使7月3日污水池防滲膜發生突然破裂,污水大量滲入地下並外溢至汀江。

    二是人為非法打通6號集滲觀察井與排洪洞,致使滲漏污水直接進入汀江。調查發現,6號集滲觀察井與排洪洞被人為非法打通,井內滲濾液涌水量超過回抽量時可直接通過排洪洞排入汀江。2009年9月福建省有關環保部門檢查時發現排洪洞有超標污水排入汀江,要求企業立即進行整改,但直至本次事件發生企業仍未整改到位。

    三是監測設備損壞致使事件未被及時發現。經調查,因設在企業下游的汀江水質自動在線監測設備損壞且未及時修復,致使事件發生後污染情況未能被及時發現。

    7月3日15點50分,紫金礦業集團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池內酸性含銅污水出現滲漏,部分進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一定污染,並造成大量魚類死亡。據初步測算,外滲污水量約9100立方米。

 
 
 相關鏈結
· 紫金礦業污染事故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公佈
· 福建上杭永定兩縣全力處理紫金礦業污水滲漏事件
· 福建省發佈紫金礦業污染事故汀江水質監測結果
· 福建上杭永定兩縣全力處理紫金礦業污水滲漏事件
· 紫金礦業9100立方米廢水外滲引發汀江流域污染
· 福建上杭紫金礦業公司污水池滲漏致汀江局部污染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