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20日電(記者 張興軍)黃河防總20日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調水調沙取得顯著成效,其中黃河下游河道主槽最小過流能力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秒提高至4000立方米/秒。
經國家防總批准,2010年6月19日9時至7月7日24時,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實施了第10次黃河調水調沙。本次調水調沙的調度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小浪底水庫清水下泄沖刷黃河下游河道,最大下泄流量達3900立方米/秒;第二階段,通過科學調控黃河干流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水庫的泄流時間、下泄流量和對接水位,人工塑造異重流,盡可能增大小浪底水庫異重流排沙比,實現輸沙入海。
20日下午,黃河防總公佈了2010年黃河調水調沙結果。實測數據顯示,本次調水調沙,小浪底水庫排沙5268萬噸,黃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沖刷2541萬噸、最小過流能力由2009年的3880立方米/秒進一步增大到4000立方米/秒;再次成功地在小浪底庫區塑造了異重流並實現排沙出庫。7月4日19時,小浪底水庫出庫實測最大含沙量0.288噸/立方米,排沙比達到150%,庫區淤積形態得到進一步改善。
此外,在本次調水調沙大流量過程中,還成功進行了黃河三角洲生態調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復過水試驗,斷流34年的黃河入海故道刁口河全線過流。截至目前,刁口河累計進水2309萬立方米,累計入海水量324萬立方米。遙感數據對比顯示,河口濕地水面面積增加6.84萬畝,進一步豐富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黃河難治,重在泥沙,根在水沙關係不協調。調水調沙,就是通過水庫聯合調控,把自然狀態下不協調的水沙關係塑造成協調的水沙關係,從而實現黃河下游河道主河槽不淤積或沖刷,以及水庫減淤的目標。自2002年至今,黃河防總已連續實施了十次調水調沙。實踐證明,調水調沙已經成為處理黃河泥沙、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