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22時49分 屬於“晚立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8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8月7日22時49分將迎來今年的立秋節氣,今年立秋屬於“晚立秋”。天文和氣象專家表示,立秋不論是“早”還是“晚”,從這一刻起,我國氣溫將逐漸下降,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時值陽曆8月7日前後。“秋”字由禾與火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著禾谷開始成熟。因此,《歷書》中説:“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説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天文專家表示,立秋後,就漸漸進入了秋季。立秋之後,早晚風涼,秋風秋雨漸多,氣候多變。值此時節,公眾要注意保健防病,否則易患多種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俗話説,“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民間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立秋準確時間為8月7日22時49分,屬於“晚立秋”,按老話,今年立秋以後是不是還要熱一段呢?“晚立秋”會不會導致我國出現高溫幹熱的“秋老虎”天氣呢?

    氣象部門表示,影響天氣的因素很複雜,目前的氣象監測尚不能肯定。但如果副熱帶高壓在南落過程中長時間控制南方地區,就會出現“秋老虎”。因此,公眾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儘量保證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出門時隨身備好藿香正氣膠囊、人丹等防暑藥品。 

“立秋”是我國重要歲時節日
三千年前就有迎接“立秋”儀式

    新華社天津8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8月7日“立秋”。民俗專家介紹説,“立秋”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儀式,且習俗眾多。時至今日,我國民間仍有在立秋這天“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據民俗專家介紹,古人把“立秋”當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非常重視。在中國古代,立秋這天有許多迎秋的禮俗。

    周朝時,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去迎秋,舉行祭祀儀式。

    東漢時,洛陽城裏的百官,在立秋這天穿上黑領緣的內衣和白色的外衣,到城外西郊迎秋,禮畢換上紅色的衣服,而後斬牲于東城門,以薦陵廟。將士也開始操練兵法,比賽騎射,並準備武事以捍衛國家。另外,不論朝廷或民間,在立秋收成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祭拜,一方面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祐,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谷,以慶祝五穀豐登。

    宋代皇家習俗,“立秋”這天要把放在外面的盆栽梧桐移到宮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會高奏:“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民俗專家指出,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孕育了立秋豐富的民俗。立秋這天,在我國一些地區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就要“補”,而“補”的辦法就是到立秋這天“貼秋膘”,吃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吃肘子,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等。除“貼秋膘”外,我國民間立秋日還有食餃子、祭祀土地神、插戴楸葉等習俗。

    民俗專家表示,立秋時節,我國民間種種饒有趣味的習俗,表現了人們祈求身體健康、驅邪消病、期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也給這個歲時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

 
 
 相關鏈結
· 專家指出立秋“貼秋膘”要適度否則易致“秋胖”
· 專家提醒:立秋後公眾應當心腹瀉和感冒侵襲
· 立秋飲食要“少辛多酸”
· 二十四節氣——立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