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8月30日電(記者 鄭天虹)新學期臨近,中小學生陸續回校報到,各地教育部門紛紛重申校園安全問題,要求學校在人防、技防方面配足配齊。然而就在開學前夕,廣州部分學校周邊發生的學生被勒索毆打事件提醒我們,校園安全絕非僅限于學校圍墻內。在強化學校作為第一道防線的同時,更需要學校和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共建長效機制,從內到外編織起一張嚴密有效的校園安全網。
建立校園安全長效機制,首先要強化的是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長期以來,被稱為“開學第一課”的軍訓大都以站軍姿、排隊列、齊步走為主,這些訓練儘管可以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和團隊精神,卻缺少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的內容。今年廣州的一些中學開始在軍訓中加入防恐防爆避震等內容,以提高師生應急逃生自救能力。平時多練習才能遇事不慌亂。通過訓練獲得應對安全問題的技能,這樣的創新值得提倡。
建立校園安全長效機制,應對校園安全事件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範。因意外傷害而造成的校園安全事故,如交通事故、溺水、踩踏、地震、火災等,應開展日常化的隱患排查;針對學生心理失衡而釀成的校園自殺、他殺等安全事故,應建立學生心理預防、預警、干預機制;對於入校故意侵犯型校園安全事件,則應以加強安保力量為主。通過分類,不留死角盲區,有助於把校園安全工作做細做實。
建立校園安全長效機制,還需要加強統籌,明確責任,科學管理。一方面從國家層面明確規定學校和其他相關部門對校園安全應承擔的責任,改變出了問題學校一家擔責的現狀。另一方面,切實保障學校安保經費投入,確保安保人員、裝備、器材有效發揮作用。只有把安全工作真正納入科學、法制、規範的軌道,讓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履其職,共同負起責任,校園安全才能擁有堅實基礎和持久保證。
曾經發生的校園安全事故留下血的教訓,損害了家庭幸福,也刺痛了社會的神經。用卓有成效的長效機制維護校園安全,護佑學生成長,是學生和家長的急切期盼,更是全社會必須擔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