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農科院將研究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産影響機理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董峻)中國農業科學院7日宣佈啟動“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産系統的影響機理與適應機制研究”項目。科學家們將重點研究解決氣候變化背景下水分、熱量等資源要素時空變化對糧食生産系統的影響機理和適應機制,以及病蟲害和旱災等災變過程、致災成災機理及適應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

    據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唐華俊介紹,這一項目是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0年首批立項項目之一。通過研究,將闡明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主産區水熱土資源時空變化規律的影響、對糧食作物主導品種抗逆基因和生長髮育特徵變化的作用過程;揭示氣候變化對主要糧食作物種植制度、生産結構和區域佈局的影響;揭示氣候變化對糧食主産區農業病蟲害的生物學特徵和病蟲害流行暴發規律的影響過程,對糧食主産區農業旱災時空變化規律的影響。

    同時,研究人員將摸清我國糧食生産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機制和適應能力,提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糧食生産發展政策與措施,為我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糧食生産政策與行動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預測,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將在2010年的基礎上凈增475億公斤,達到5725億公斤。未來,在我國糧食消費需求剛性增長趨勢不可逆轉的同時,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等對糧食生産的約束將日趨嚴重,而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環境變化則更將顯著影響我國糧食生産的穩定性。

    唐華俊説,氣候變化已導致極端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重發,也導致病蟲害發生了規律性變化。近10年來,水稻螟蟲成災的早發和高發,成為影響我國南方水稻高産最嚴重的病蟲害。稻飛虱和南方果樹黃萎病的發生區域也明顯逐步向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擴張。此外,氣候變暖還常常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農藥、化肥施用量增加,糧食生産成本上升等問題。  

 
 
 相關鏈結
· 廣西先後遭受乾旱和洪澇災害 糧食生産不容樂觀
· 孫政才:抓好災後恢復重建 力爭糧食生産獲好收成
· 農業部:千方百計努力奪取全年糧食生産大豐收
· 廣東省克服自然災害影響上半年糧食生産保持穩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