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在困難和挑戰中奮力前行——回望“十一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在困難和挑戰中奮力前行

——回望“十一五”

    開欄的話:“十一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間,我們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汶川地震等一系列歷史罕見的嚴峻挑戰,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結構調整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本社從今日起開設“回顧‘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專欄,回顧“十一五”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十二五”發展的美好藍圖。今天播發第一篇《在困難和挑戰中奮力前行——回望“十一五”》。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 謝登科、劉錚、齊中熙、劉菊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一五”規劃的實施接近尾聲,再過100天,我們將邁進充滿新期待的“十二五”。

    頑強戰勝艱難險阻,努力避免大的起落,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跌宕起伏的“十一五”,中國寫下充滿艱辛的答卷。

    奮力擺脫危機衝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向新的高度發起衝刺——催人奮起的“十一五”,中國寫下蘊含希望的答卷。

    著力破解民生難題,加大惠及民生投入,發展成果人民共享——凸顯民生的“十一五”,中國寫下溫暖人心的答卷。

    在困難中奮起,在挑戰中前行。“十一五”,我們站在新的高度上。

    面對國內外各種挑戰,中國經濟航船始終在平穩較快中奮力前行--回望即將過去的“十一五”,我們寫下充滿艱辛的答卷。

    18日,晨曦初露。中國天津港。

    剛剛從歐洲返航的“致遠”號中國遠洋運輸萬噸巨輪鳴笛靠岸,塔吊高聳的集裝箱貨運碼頭又開始了吞吐和喧囂,工人們進入新一天的緊張忙碌。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這個中國第一大人工港還深陷國際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中,業務萎縮,工人停歇,空箱堆積如山。

    天津港的困局與新生,是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經濟的真實圖景,也是即將過去的“十一五”中國經濟運行的生動寫照:從“防過熱”到“保增長”,從“穩健”、“從緊”到“適度寬鬆”,從放慢腳步的冷靜到生死時速般的賽跑,過程跌宕起伏,應對驚心動魄。

    中國經濟是以一路高歌猛進之勢跨入“十一五”的。頭兩年,承接和延續新世紀以來的上升週期,中國經濟“火勢”不減,在旺盛投資和繁榮出口的帶動下,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增速一度達到13%。但同時,經濟增長也面臨著由偏快轉為過熱、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風險,在此情況下,“防過熱、防通脹”的宏觀調控任務和穩健的財政政策、從緊的貨幣政策成為這一局面下的必然選擇。

    然而,突變仿佛就在一夜間。2008年,當人們還在為“雙防”政策如何發揮效應、中國經濟怎樣適度降溫謀劃時,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突然襲來。當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明顯下滑,陰霾籠罩著中國經濟。

    形勢的困難和複雜遠非如此,一連串突如其來的嚴重自然災害更加出乎人們的意料: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嚴重洪澇災害……災難深深刺痛人們的心靈,也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運行造成嚴重衝擊。

    形勢越是複雜多變、充滿挑戰,越需要保持清醒頭腦。中央反復強調,既要充分認識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積極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充分準備;又要正確估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做好各項工作的信心,迎接各種挑戰,奮力渡過難關。

    對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切都是空談。危急和關鍵時刻,中央迅速對宏觀政策作出方向性調整,從緊縮轉向擴張,通過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啟動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

    保增長的舉措迅速拉動中國經濟反彈。2009年二季度開始,中國經濟穩住陣腳,逐步回升,到全年實現9.1%的增長速度,以一道亮麗的“V”形曲線站在世界經濟的潮頭。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首要推動力量。”世界銀行報告指出。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11.1%,這個數字已經接近於“十一五”開局之年的水平。專家預計,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應不低於9.5%,五年間的平均增速超過10%。

    “可以看出,雖然內外環境變化的劇烈和複雜程度超乎想像,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始終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指出。

    由於經濟持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十一五”期間,中國不僅邁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總量在世界的排序也不斷前移。規劃《綱要》提出的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將超額實現。

    “我們的一條基本經驗在於宏觀調控政策把握得當,出手果斷,其背後是宏觀調控能力和藝術的日益成熟,這將為‘十二五’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分析。

    目前,中國經濟正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特別是,如何處理好保增長、調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之間的關係,正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視,並被確定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尋求新突破,發起新跨越。面對瓶頸約束凸顯和內生動力不足,面對産業轉型升級和新興技術崛起,中國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持續發力--回望即將過去的“十一五”,我們寫下蘊含希望的答卷。

    歷經5年時間,我國首座採用自主品牌技術CPR1000建設的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1號機組,將於20日上午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從而提前實現在“十一五”末並網發電的目標。

    作為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5年間我國明顯加快了核電産業發展的速度,目前已核準核電項目機組32臺,其中在建25臺機組,是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其實,加快發展核電只是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其中一個例子。在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上持續發力,努力尋求新突破、發起新跨越,貫穿“十一五”風雲變幻的全過程,成為鐫刻在“十一五”答卷上的充滿希望的一筆。

    在中國經濟帶著連續三年兩位數以上的加速增長進入“十一五”的同時,中國的發展也日益行進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可承受邊緣。以“十一五”的開局之年為例,那一年,中國消耗了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鋼鐵和70%左右的油氣,卻只創造了佔世界5%左右的GDP,單位GDP能耗在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震耳的噪音、升騰的灰塵、污染的河流頻頻發出警示:節能減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後,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基於對發展瓶頸制約的深深憂慮,基於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期待,“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確定為約束性目標,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前10個五年計劃中未曾有過。“不摒棄粗放的發展方式,就不可能看到未來的希望。”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帆説。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向高耗能、高污染頻頻亮起紅燈。“十一五”的前四年,累計分別淘汰煉鐵、煉鋼、焦炭、水泥和造紙等落後産能2110萬噸、1640萬噸、1809萬噸、7416萬噸和150萬噸。

    今年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最後一年,國家進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各地除了要將目標任務分解到企業,還須在媒體上公告並接受群眾監督。“壓力巨大,但單位GDP能耗已呈下降趨勢,降幅也有所提高。”工信部負責人表示,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指標應能按期完成。

    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病顯而易見,而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標準話語權缺失,則是隱藏于中國經濟這一龐大軀體內的致命傷,國際金融危機更把這一傷痛以生死存亡的方式撕裂開來:由於身處國際産業鏈分工最低端,由於過分依賴出口,“中國製造”在危機襲來時難堪一擊,僅廣東東莞一地就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在危機爆發的瞬間即宣告倒閉。

    傷痛刻骨銘心,催人奮起。面對嚴峻形勢,中國經濟毅然向自主創新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活力。截至2009年底,我國依託工業企業建立了127個國家工程中心和636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01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數已佔到國內發明專利申請總數的50.7%,在轉型升級和核心競爭力上邁出堅定步伐。

    “十一五”期間,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相繼取得成功,國産新支線飛機首次翱翔藍天,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製造,高檔數控機床、“核高基”等關鍵領域取得新的突破……近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再傳捷報:我國主導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TD)”有望在下個月被國際電信聯盟最終確定為第四代移動通信(4G)國際標準。“這為我國由通信大國向通信強國邁進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説。

    事實上,在搶佔戰略新興産業制高點上,中國早已開始行動。無論在金融危機衝擊最困難的時刻,還是經濟走向復蘇的後危機時代,國家都把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並從我國現實國情出發先選擇節能環保等七個産業加快推進。中央財政為此已安排專項資金上千億元。

    在深圳,比亞迪攜手戴姆勒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共創新品牌,計劃于2013年推出首款新車;

    在上海,今年的高新技術産業將力爭新增規模1000億元以上,繼續快於全市工業增長;

    在陜西,這個傳統的能源大省正將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産業列入重點發展規劃中,兩年後將建成五個光伏産業集聚區;

    在天津,在蘇州,在各地,發展新興戰略産業的創新實踐方興未艾……

    “這是中國經濟在新的起點上亟須回答的時代課題。”清華大學國情中心主任胡鞍鋼説,誰能把握這個契機,誰就將搶佔未來的制高點,贏得未來競爭主動權。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黨和政府最深情的牽掛--回望即將過去的“十一五”,我們寫下溫暖人心的答卷。

    民生,因賦予了公平與正義的內涵而更有分量。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的內容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逾越了城鄉這道鴻溝,中國將迎來新的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農經學院教授朱信凱説。

    即將過去的五年裏,無論是經歷經濟的“寒暑”,還是直面災難的衝擊,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

    家住吉林省白山市松江河鎮的王美志,上半年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木板房,喬遷新居。“我的好日子終於開始了!”搬進樓房那天,王美志熱淚不止。

    近年來,部分大中城市房價高企,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望房興嘆,議論不斷。在此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啟動了保障性安居工程,旨在增加有效供給,穩定社會預期,讓困難群眾住有所居,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今年底,全國將新建保障性住房580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20萬戶,力度為歷年之最。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一五”期間,民生理念凸顯在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由於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轉向非農産業,我國糧食産量一度走低,農民增收緩慢。在緊要關頭,中央確立統籌城鄉發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強力支農惠農。

    統計顯示,到2009年,我國糧食生産已連續實現6連增。2007年到2009年,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1%,均高於規劃《綱要》提出的年均5%的增長目標。

    改善民生是經濟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隨著群眾生活的不斷改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制約也日顯突出,從城市到農村,上學難、看病貴等問題還相當普遍。“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新醫改方案惠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覆蓋全國92%以上的人口。“但是,這距群眾的期待還有不小距離,需加快跟進。”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韓保江説。

    越是困難時候,越要高度重視民生。

    國際金融危機在嚴重衝擊經濟運行的同時,也使民生問題遭遇挑戰,在最嚴重的時刻,全國有上千萬農民工失崗返鄉,600多萬大學生等待就業。中央把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出臺一系列措施進行緩解。2009年上半年,400多萬高校畢業生找到工作,90%以上的農民工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當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低於“十一五”規劃提出的5%以內的控制目標。

    越是困難時候,越要向民生傾斜。

    在2008年應對危機的4萬億元投資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億元。這一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到了全國全部有農業人口的縣(市、區),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中央政府的施政藍圖,也是一份份心心相連的“民生清單”。“十一五”期間,集中財力加快辦成幾件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的大事、實事,每年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裏--

    2006年:幫助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被列為當年財政投向的重點,中央財政以1859.82億元支出為困難群體撐起“保護傘”;

    2007年:直接惠及民生的“真金白銀”達7000多億元,佔中央財政當年總支出的近三成;

    2008年:中央財政用於民生的投入突破1萬億元,對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民生和災後重建投入1.1萬億元以上;

    2010年:中央財政用於和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超過1.6萬億元。

    分量愈來愈重,措施愈來愈實。

    一份份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成為“十一五”期間令人難忘的記憶。

    在跌宕起伏的“十一五”,我們書寫了精彩的篇章。

    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我們將續寫新的輝煌。

 
 
 相關鏈結
·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作物航天育種工程全面豐收
· 我國多項措施加快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減排任務
· “十一五”成就巡禮:交通運輸業發展快質量好
· “十一五”成就巡禮:農村民生工程建設步伐加快
· 西藏自治區“十一五”期間將建成廉租房1萬多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