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 姚潤豐)針對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長期乾旱少雨,解決西北地區的水資源問題,水利部副部長矯勇近日表示,要把節水作為革命性措施,全面加強灌區節水改造,大力推行節水型社會建設。
據水利部統計,2000年至2009年,共安排西部地區142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中央投資89.1億元,佔全國的44.6%。項目實施後,共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020多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900多萬畝,新增糧食生産能力約40億公斤,新增節水能力約70億立方米。同時促進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減少了災害損失,美化了農村人居環境,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矯勇介紹,2002年3月,以水利部批復張掖市為第一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為標誌,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截至目前,已在西部地區安排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25個,這些試點地區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指導,積極探索西部不同類型地區節水型社會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以張掖和哈密為代表的西部地區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充分發揮了試點示範和區域帶動作用。寧夏、內蒙古水權轉換,創造了節水領域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模式,實現了節約用水與發展經濟、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多贏。
西部地區創造的節水經驗和節水措施,對於我國其他地區具有一定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推動了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用水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按2000年可比價計算,全國萬元GDP用水量從2000年的554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271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2000年的285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146立方米。
矯勇表示,在新一階段西部大開發水利工作中,將在有條件的地區新建一批重點灌區,努力增加和恢復灌溉面積,積極推動保障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的嫩江尼爾基水庫、內蒙古綽勒水庫、寧夏沙坡頭水庫,四川升鐘水庫、武都水庫、毗河、亭子口水庫,廣西樂灘水庫、雲南麻粟壩水庫等水庫配套灌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