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峽兩岸經濟學家擘畫ECFA時代兩岸産業新圖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台北9月24日電(記者任沁沁 郭麗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實施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跨入了互利雙贏、合作發展的新時代。24日,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經濟學者、企業家匯聚台北,共謀未來兩岸産業合作大計。

    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兩岸經濟産業合作大趨勢論壇”上,來自大陸的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隨著大陸技術力量的提升,過去十年兩岸經濟“兩頭(研發設計、營銷)在外,中間(加工、組裝)在大陸”的分工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舊的分工打破以後,由於産業內分工的深化,從事同一産業的兩岸企業之間仍有互補關係。許多産業合起來會比較完整,應該整合産業鏈,構建全球性産業。

    “ECFA時代兩岸産業合作應該有新思維。”台灣大學經濟係教授陳添枝説,台灣過去曾經在大陸“出口導向”經濟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大陸正從“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為“內需導向”的發展模式,兩岸合作要創造更大的價值就必須強調品牌和創新。

    經濟學家們認為,在ECFA背景下,兩岸産業應該抓住大陸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的機遇,強化跨産業、跨利益的整合,優勢互補,培養國際化品牌,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共享和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清華大學臺研所所長劉震濤説,ECFA生效之後兩岸之間的經濟社會關聯度將進一步加深,形成新的共同發展態勢。

    據統計,去年台灣出口部分有30.5%和大陸産生關係。“這麼大的比重代表兩岸之間已成為唇齒相依、相互共榮的關係。”台灣經濟日報社社長楊仁烽説。

    專家們認為,兩岸在全球産業分工體系中具有相當優勢,通過ECFA加強兩岸在經貿合作方面的廣度、深度和強度,定可共同建立在全球化大趨勢下的嶄新品牌。

    吳敬璉認為未來兩岸在綠色能源産業、電動汽車産業、節能環保産業、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産業、健康和醫療、金融、綜合物流等服務業以及精細農業等領域,可以展開重點合作。

    陳添枝建議兩岸應合作開發綠色能源,各自建立或共同投資建立系統服務,以內需為引力發展領先全球的設備及系統;共同發展雲端運算,從而衍生出特有服務系統;共同發展生物科技等等。

    大陸的社會轉型提升也將在未來十年給臺商帶來機遇。劉震濤説,大陸的城鄉一體化和二、三線城市的快速發展將為經營模式靈活的臺商提供很好的拓展機會。

    “2020年前的10年將是兩岸黃金10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論壇上致辭表示。他説,ECFA時代是兩岸邁向經濟共榮的時代,將打破十年來台灣經濟的沉悶,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水,兩岸各行各業共同創富的時代已經來臨。  

 
 
 相關鏈結
· ECFA生效掀開兩岸經貿互利雙贏、合作發展新時代
· 調查顯示:台灣中小企業普遍肯定ECFA和“三通”
· 馬英九:ECFA利好 臺今年入境人士有望逾500萬人次
· 農業部總經濟師:共創ECFA時代兩岸農業合作新局
· 攜手跨入“ECFA時代”兩岸産業合作謀求大提速
· 台灣立法機構決定ECFA審查于9日直接進入二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