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四川北川9月25日電(記者 江毅、曹妍)9月25日15時30分,一把挂著紅花的巨大鑰匙被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交到北川縣委書記陳興春手中,這標誌著山東省援建北川的所有項目全部竣工,並將新縣城整體移交給北川縣。
北川新縣城位於北川縣安昌鎮東南2公里處,目前交付的新縣城項目約佔4平方公里,根據規劃,北川新縣城2020年用地規模將達到7平方公里,人口將增至7萬,是北川老縣城的3倍以上。
新縣城總體預算超過153億元,由山東省援建城鎮安居、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綠化、文化旅遊、産業園區等6大類82個項目,總投資44億元。目前學校、醫院、廣電大樓、水廠等新縣城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啟用,具有羌族傳統特色的居民樓都已裝修完畢,年底前將有4萬人入住。
川魯濃情化彩蝶──北川新縣城移交側記
新華社成都9月25日電(記者江毅、曹妍)9月25日,對北川人和山東人來説,都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經過400多個日日夜夜的努力,由山東援建北川新縣城的所有項目在這一天正式移交給了北川人。
這是中國城市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參與規劃的全國頂級設計單位超過50家,多名院士參與的論證會超過100次,參與設計的專家學者超過1000人次。218個新縣城項目同時啟動,短短一年多就全部竣工。山東援建的超過1萬套安居、安置房,僅僅花了3個月就封頂。
25日下午3點30分,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將一把挂著紅花的大鑰匙,鄭重交到了北川縣委書記陳興春手中。陳興春深深地鞠了三個躬:北川人民感謝山東!
周圍人群沸騰了,北川人高喊著“感謝祖國、感恩山東”。他們將一把把北川特産的核桃、板栗,不停地往山東援建者的手中塞著,這是他們對即將離別的山東親人的不捨之情。
50歲的北川老縣城曲山鎮居民何安全穿著傳統的羌族服裝站在歡慶的人群裏,神情仿佛有些恍惚:“在我的夢裏,也沒想過新縣城會有這麼大,這麼漂亮。”
這座新城市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情感,經歷過大地震生離死別的北川人,何安全更能體會到一個漂亮的、安全的新家意味著什麼。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山崩地裂的那一剎那,死神撲向了北川這座僅有2萬多人口的羌族自治縣,當天僅有4000多人逃了出來。一時之間家家挂孝,戶戶泣血。羌族這個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仿佛一瞬間墜入了死亡的深淵。
就在北川人陷入絕望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一聲令下,全國18個省市對口支援地震災區。2萬餘名山東援建大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完成了北川22個鄉鎮的災後重建,又馬不停蹄地趕赴新縣城擺下戰場。
2009年6月,山東援建北川新縣城的所有項目同時開工,4平方公里的新縣城建設工地上,一時間吊臂如林,揮汗成雨。所有的標準只有一個:頂級;所有的要求匯成兩字:真情!
為了北川的孩子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讀書,來自威海的援建者在8層高的教學樓下,打下了10層樓高的地基;為了讓北川的居民睡得踏實,來自煙臺的援建者花30萬匹磚蓋起5層樓房,卻用了45萬匹磚打下地基;為了減輕災區群眾的安居負擔,山東援建者又額外給每一套房子精心裝修,連馬桶和洗手盆都裝好了,只等北川人來入住。
煙臺市援建指揮部指揮長賀業增説:“只有來到北川援建,我才明白自己一定要來。這裡的人們是那麼淳樸和樂觀,在遭受了這樣大的災難之後,仍然這麼頑強面對,這對所有援建者都是一筆精神財富。”
短短一年多時間,一座佔地4平方公里、具有濃郁羌族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在一張“白紙”上拔地而起。在新縣城往北23公里處,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默默地守望著自己的新生,這是川魯濃情化成的彩蝶。
何安全説:“如今的北川,只要提到山東人,大家都要挑一挑大拇指,稱一聲老大哥,人家是真心來幫助咱們的厚道人。北川人已經把他們當成了親人,希望他們今後常回家看看。”
賀業增説:“終於到了告別的時候,回家的期盼、離別的傷感、不辱使命的欣慰,百感交集。我只能説,參與了北川援建,我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