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共和國61歲華誕到來之際:光輝的歷程 奮進的腳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光輝的歷程 奮進的腳步
——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1個國慶節到來前夕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斌、張旭東、楊維漢、周英峰)一年前,億萬華夏兒女喜慶共和國60華誕——一個飽經滄桑的古老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舉辦人類文明盛會上海世博會,成功應對玉樹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砥礪奮進又一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1個國慶節到來之際,回首共和國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人們信心滿懷: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以“科學發展”為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夢想一定會實現。

    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之路

    時速416.6公里!

    9月28日11時37分,中國鐵路在滬杭高鐵試運行時再次創造奇跡,國産“和諧號”CRH380A刷新了世界鐵路運營的最高時速紀錄。

    如今,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突破7000公里,居於世界之首。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也即將全線鋪軌完成……

    鐵路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標誌之一。從新中國成立之時鐵路通車里程不過1萬多公里到如今8.6萬公里,再到高速鐵路運營里程躍居世界首位,鐵路成為中國61年來飛速發展的縮影--這個曾經百廢待興的國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世人矚目。

    在共和國又一個生日到來之際,回眸過去,人們難忘那一個個鐫刻在共和國史冊上的光輝印記:61年前,飽受磨難的中國人民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時代;32年前,歷經挫折考驗的中華民族毅然踏上改革開放的新征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大步前進……

    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

    在總結建國60年輝煌成就和偉大啟示的基礎上,中華民族振奮精神,在這一年中邁出堅實的步伐:

    ——新春伊始,中央召開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就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深入研討和部署;

    ——戰略性新興産業蓄勢待發,節能環保、信息、高端製造等7個産業將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節能減排攻堅戰進入倒計時,到今年9月底前將再淘汰落後煉鋼産能825萬噸、煉鐵産能3000萬噸、水泥産能9155萬噸;

    ……

    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達11.1%,經濟保持了高增長、高就業、低通脹的良好發展態勢;

    ——從8月份經濟數據看,從工業生産到投資消費,從發電量、運輸量等“風向標”,到汽車等市場熱點,中國經濟向好趨勢更加明顯……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網站日前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評價説:“目前真正的‘經濟發動機’是中國。某些數據以及中國人發生變化的速度令人吃驚。預計中國經濟將於今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0年的中國,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今日之中國,已不是昨日之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今日之中國,更不是昔日1949年前的舊中國;今日之中國,已是綜合國力在全球舉足輕重、再度整裝待發的嶄新中國!”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説,61年來,中國走過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這是一條探索之路、認識之路、學習之路,這也是一條沒有止境的前進之路。

    改革開放提供強大動力

    5月21日,美國《商業週刊》公佈了科技行業2010年度排行榜,比亞迪超越蘋果、亞馬遜等國際巨頭排名第一。

    從手機電池到新能源汽車,這家中國企業不斷鞏固著全球領跑者的地位。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最重要在於創新,創新是比亞迪發展的源泉。”比亞迪公關部經理徐安表示。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到建設創新型國家,共和國成立61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創新的認識在一步步深化。

    “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或者説是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的最重要的一點。”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王長江説。

    創新釋放活力,創新贏得發展。

    比亞迪、尚德、中星微電子……在全球經濟仍陷衰退之際,中國一批創新型科技企業異軍突起,不斷向産業鏈高端邁進。清潔能源、高速鐵路……在部分産業領域,中國開始體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變化,並不是悄然發生。“事實表明,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哪一個地區、哪一個行業、哪一個企業轉型升級做得好,它受到的衝擊就小,甚至會逆勢發展。”經濟學家吳敬璉説。

    中國企業在加快轉型,中國經濟也在加快轉型。

    來勢洶洶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中國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科學發展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從投資主導走向消費拉動,從規模擴張走向品質提升,從要素依賴走向創新驅動……“經濟轉型”成為中國的主動選擇。

    “轉型的根本在於體制的轉型,體制的轉型根本在於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説,中國改革的第一個30年已經過去,新階段的第二個30年已到來。

    8月1日早上6點,興奮了一夜的合川45歲農民陳剛早早起了床,上午8點左右就趕到渝中區公安分局解放碑派出所“農轉城”窗口前。一個小時後,他成為重慶市戶籍改革“農轉城”第一人。

    重慶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讓農民帶著尊嚴和財富“轉戶進城”、讓農民自願選擇、10年內讓1000萬農民變“新市民”……戶籍制度改革成為該市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目的就是為科學發展破題探路,主要職責在於闖出一條能夠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具體途徑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説。

    向改革要發展動力,向創新要發展空間:

    ——今年4月,東北老工業基地瀋陽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相隔一月,中央決定在新疆喀什、霍爾果斯設立經濟開發區,給予特殊扶持政策。

    ——6月份,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

    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從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到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再到重慶兩江,經濟特區實現了從南至北、由東至西的梯度佈局,多個被賦予綜合配套改革重任的“試驗區”在“縱深挺進”中悄然崛起。

    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

    儘管是“最複雜的一年”,中國的改革步伐卻不斷提速: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大幅擴容;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試點在新疆啟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在不斷拓展……

    活力,催生競爭力——9月,世界經濟論壇公佈了《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的排名上升兩位,排名第27位。

    從單項改革突破,到綜合配套推進;從經濟領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全面改革;從勇敢開啟對外開放的“窗口”,到大膽“走出去”……秉承“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30多年來,是改革創新,一次次激發起強大的創新活力,為中國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長期觀察中國的美國學者雷默説,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年代。在不可思議的年代裏,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必須不斷創新,從而讓思想與時俱進。如果“創新”和“改革”“開放”一樣,成為中國發展的指導綱領,那麼必定會對中國的改變、對世界的影響更大。

    在戰勝挑戰中走向新的勝利

    “行走在北川,處處新房林立,最堅固的是學校,最漂亮的是民居,最現代的是醫院,因而最滿意的是群眾……”

    近日,一位作家用飽含深情的筆觸描述重生後的北川。

    當祖國母親的又一個華誕到來之際,人們回首61年,回首過去的5年,回首60華誕後的不平凡一年,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災難中前行,在挫折中奮進,沒有任何風雨激流能動搖中華民族的理想和信念,沒有任何艱難險阻能阻擋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

    從98抗洪到抗擊非典,從阻擊H1N1流感到抗擊雨雪冰凍災害,這些年來,一場接一場的災難和挑戰考驗著中華民族,考驗著黨和政府。

    歷史一次次表明: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歷史的進步中得到補償。

    知難而上,科學應對,從來都是中國人的品格--98抗洪,推動中國出臺了退耕還林、退垸還湖等政策;面對非典型性肺炎帶來的啟迪,中國開始從法律到行政構築應急體系……

    2010年,因為舟曲、玉樹,註定再一次將“災難”深深鐫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頭。這一年,中國遭受了一次次歷史罕見自然災害的挑戰:

    ——入春以後,中國西南大部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全國25個省份遭受重旱,江河干涸、土地龜裂。

    ——入汛以來,從珠江到長江,自淮河至遼河,全國七大流域先後發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險情多、受災重,創下了本世紀以來的極值。

    ——地質災害頻發,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青海玉樹、甘肅舟曲、雲南保山……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讓人感受生命的脆弱……

    ——“康森”“獅子山”“凡比亞”等颱風橫掃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

    災害種類不同,影響不一,但是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抗災救災,全力救援,與時間競速,和死神賽跑。

    一次災難,就是一次警醒--一項項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從長計議,大力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增強抗禦乾旱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國務院部署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抓緊編制綜合治理總體規劃……

    挫折讓中國更加團結,磨難讓中國走向進步--實踐一次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2010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週年。

    “為了國家生存與未來奮起抗爭,這樣的精神是抗戰留下的最重要遺産,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還是在未來,這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好好珍惜、繼承。”抗日史學家蘇智良説。

    回首61年,在一次次災難和挑戰面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一次次得到昇華,力量一次次凝聚和展現。

    9月底的玉樹草原,天氣漸涼。“學校的孩子又增加了。新校址的開工儀式在上個月就搞了,企業捐贈的光伏電站也已經到了,我們準備儘快安裝。”玉樹孤兒學校校長尼瑪仁增的話,滄桑中充滿對未來的希望。

    在先進性建設中邁向新的輝煌

    郭明義——金秋九月,一位普通中國工人的事跡在神州大地流傳。

    20年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先後為希望工程、困難職工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多元,資助特困生180多名……這位有著30年黨齡的普通共産黨員,以自己的人生實踐,詮釋著“共産黨員”4個字的深刻含義。

    郭明義無私奉獻的30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的30年,也是社會發生巨變的30年。“他的精神品德在30年裏歷久彌新,與時俱進,始終保持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先鋒本色。”鞍鋼礦業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聶振勇説。

    郭明義,只是共産黨人的縮影——

    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到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從普通一兵雷鋒到基層黨支部書記沈浩,正是共産黨人成為砥柱中流,始終帶領人們前行。

    今年8月10日下午,寧夏同心縣接到預警信息:未來6小時內有暴雨天氣。河西鎮安排幹部徹夜值守,打電話和發手機短信方式通知群眾提高警惕。

    夜裏,建新村黨支部書記賀學峰迅速組織人員巡查,發現洪水突破幹渠臨界點,他當即安排鎮村幹部打手機、用手提喇叭喊話,緊急通知村民撤離。由於預防得力,搶險及時,受災群眾無一傷亡。

    從玉樹到舟曲,從洪澇災區到乾旱地區——過去一年來,共産黨員的先鋒本色,在一次次重大災難和嚴峻挑戰中閃光。

    搞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共和國61歲華誕到來之際,人們可以看到,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到“創先爭優”活動在全黨範圍內開展,從加大反腐力度到大規模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中國共産黨人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

    再過半個多月,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將在新的起點上再次出發。

 
 
 相關鏈結
· 工商部門提醒:警惕國慶節期間非法傳銷“陷阱”
· 吉林省要求切實做好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應急值守
· 北京地區博物館中秋國慶節期間主要展覽展示活動
· 鐵路中秋節、國慶節假日旅客運輸方案出臺
· 鐵道部出臺鐵路中秋節、國慶節假日旅客運輸方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