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 常志鵬)“我國的快遞業日均業務量2006年為500萬件,今年突破了日均1000萬件,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第三個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千萬件的國家。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然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目前日均業務量已經達到3000萬件,日本為1300多萬件,中國的快遞市場需求旺盛,還遠遠滿足不了民眾的需求,我國的快遞業無疑是朝陽産業。”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馬軍勝對記者説起一個又一個數字:
通常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越快、發展越成熟快遞業務量就越大。當快遞業務量在GDP中佔比為0.2%以下時處於不規範時期;在GDP中佔比為0.2%至0.5%之間時,處於規範發展階段;在GDP中佔比為0.5%至0.8%之間時,處於穩定發展階段。今年我國的快遞業務額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已經在GDP中超過了0.2%的規範線,步入了快車道。
馬軍勝説,修訂後的《郵政法》頒佈施行給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的快遞業務奠了基、撐了腰,鼓舞和堅定了快遞從業人員科學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快遞業務真正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至8月份,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完成業務收入358.1億元,同比增長21%。
但馬軍勝提醒説,我國還不是快遞大國,更不是快遞強國。美國人均每人每年25件快遞。我國今年到年底總量才可能達到26億至27億件,人均不過2件。今年有幾個企業的業務量平均增長了30%到40%。所以説潛力很大。當前快遞業務面臨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發展能力和發展水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快遞需求,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能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一是市場服務能力不足,無法滿足社會需求。二是整體服務水平不高,與其他服務行業相比差距有擴大趨勢。三是消費者投訴上升,快遞不快仍是突出問題。四是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渠道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增加,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五是快遞企業內部經濟糾紛時有發生,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馬軍勝看來,之所以説快遞是朝陽産業,因為它的發展空間巨大,發展潛力巨大。快遞服務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和突破,關鍵是要符合時代的需要,滿足人民的需求。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服務業,快遞業務的發展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從而將獲得有利的政策支撐。而《郵政法》實施以來,快遞企業在競爭中競相發展。
《郵政法》實施這一年裏,快遞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規模上,都已經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國有、民營、外資快遞公司加快發展。國有的中國郵政航空公司在南京建立了物流處理中心,外資企業近幾年來投資幾億美元,紛紛布網亞太中心。民營快遞開始用自己的飛機來提升快遞效率。目前快遞40%的業務量來自網購,未來快遞將更加與電子商務融合。
談及行業監管的進展,馬軍勝説,快遞經營許可工作是郵政市場監督管理的基礎,關係行業長遠發展,關係政府行業管理形象,是對郵政管理部門能力和水平的考驗和檢驗。郵政管理部門集中力量,抓住重點問題、重點企業和重點環節,加快工作進度,按時保質完成現有具備經營條件企業的許可工作。通過許可工作,促進快遞企業重組、資源優化整合,促進快遞企業規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完成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對於未來,馬軍勝説,國家郵政局將加快推進實行快遞企業分級分類管理,注重提升重點企業服務品質,著力做好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調查和快遞實效測評,開展以合法、合規經營為重點的快遞市場監督檢查工作。認真做好包括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在內的重大活動的郵路安保工作。同時,要積極發揮12305申訴中心作用,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推動快遞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