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一五"期間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十一五”期間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 周婷玉)“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衛生發展目標,為“十一五”期間衛生事業發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十一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穩固發展,“四大體系”建設推動我國向實現全民“病有所醫”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調整失衡的醫療資源分佈 加快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我國80%的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而佔全國人口數70%的農村僅佔20%,這樣的失衡導致廣大農民長期被“看病難、看病貴”所困擾。

    近年來,伴隨著深化醫改的全面啟動,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十一五”期間,中央累計安排專項資金558.4億元,支持近5萬個醫療衛生機構項目建設,其中縣級醫院近2000個,鄉鎮衛生院2.3萬個,村衛生室2萬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82個。

    “人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最大的‘瓶頸’”。雲南大理州祥雲縣醫院院長楊兆偉告訴記者,深化醫改啟動後政府對縣醫院建設支持力度加大,醫院基礎設施等硬體改觀較大,但是沒有人才,照樣不能為老百姓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也無法解決“看病難”問題。

    為培養農村衛生人才,衛生部和拜耳于2007年聯合開展“走進西部”萬名縣級醫院醫師培訓項目,計劃5年內幫助萬名縣級醫院醫師進行能力培訓。目前項目已在12個省份啟動。

    開展城鄉醫院對口支援,也是促進衛生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徑。今年8月19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在內蒙古烏蘭浩特市人民醫院揭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定點支援醫院”的匾牌。在為期三年的支援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將選派各科室資深專家長期進行教學培訓、手術示教、危重病例搶救與遠程會診等幫扶活動。

    據衛生部數據,近年來,共有900所城市三級醫院與2200所縣級醫院建立對口支援和協作關係,並通過培養培訓、對口支援、執業醫師招聘等多種手段,改善基層服務條件,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向藥價虛高“出拳” 穩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阿莫西林,零差率實施前價格5元,實施後2.84元;法莫替丁,零差率實施前價格5元,實施後1.4元……”這是安徽省蕪湖縣陶辛鎮衛生院的一張“藥品降價公示一覽表”,也是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成效的一個縮影。

    2009年8月,我國正式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307種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目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已在全國30%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啟動實施,北京、天津、寧夏已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衛生部表示,2010年將在不少於60%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開局良好,起步平穩。”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説,據不完全統計,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地區的藥價普遍降低了25%至50%。

    有關專家指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不僅有利於優化醫藥資源配置,保障公眾基本用藥需求;同時能減輕人民群眾的醫藥負擔。

    為了使國家基本藥物落到實處,衛生部表示,還將儘快出臺各項相關配套政策,特別是基本藥物的採購配送管理辦法。

    讓廣大老百姓看得起病 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逾12億人

    今年6月,來自湖南婁底的3歲先心病患兒瑤瑤,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免費進行了心臟手術,成為湖南省兒童先心病免費醫療救治試點項目的第一批受益者。

    湖南省衛生廳今年5月啟動新農合兒童先心病免費救治項目,為全省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1至14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具有手術適應證的1500例患兒進行免費手術。

    為緩解農村兒童患重大疾病的經濟負擔,衛生部和民政部出臺《關於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優先選擇幾種危及兒童生命健康、醫療費用高、經積極治療預後較好的重大疾病開展試點。通過新農合和醫療救助等各項醫療保障制度的緊密結合,探索有效的補償和支付辦法,提高對重大疾病的醫療保障水平。

    據了解,截至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保人數達到8.35億,參合率達到95%左右,進一步提高了籌資水平和住院費用補償比例,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與此同時,城鎮醫保覆蓋人口3.9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覆蓋超過90%的人口。

    讓百姓遠離疾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

    “我家三代都是白內障,祖父、父親直到去世,都沒有見到光,我算是趕上好時候了!”江西省靖安縣72歲的涂久長免費做了白內障手術感慨道。像涂久長一樣受益於“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的患者,全國已有20萬餘人。

    “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 是我國啟動的6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一。除此之外,我國還為2878萬人補種了乙肝疫苗,為98萬婦女開展乳腺癌檢查,為149萬婦女開展宮頸癌檢查,為319萬農村婦女補服葉酸,為627萬農村婦女住院分娩提供補助。

    深化醫改啟動以來,中央財政已投入158億元,用於實施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等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6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成就,還體現在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方面。2009年我國科學、有效、有序地應對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

    此外,截至2009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2萬多例,預計可實現20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控制在150萬以內的目標。 2006-2009年,全國共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396萬例,新涂陽肺結核患者發現率和治愈率均已達到“十一五”規劃目標。2006年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7.18%,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0.96%,基本達到“十一五”規劃目標。

    所有成就的獲得,均與政府加大衛生投入密切相關。 “‘十一五’期間是政府投入衛生事業力度最大的時期。”衛生部規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指出,2006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合計安排衛生事業資金1852.9億元。2009年與2005年相比,在衛生總費用中政府衛生支出所佔比重從17.93%增加到27.23%,社會衛生支出比重從29.87%增加到34.57%,個人衛生支出比重從52.21%下降到38.19%,居民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狀況顯著改善。人們期待著深化醫改能推動“看病難、看病貴”離老百姓越來越遠……

從“十一五”經濟結構調整看“十二五”發展之變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陳二厚、雷敏、韓潔)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時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表述——即將收官的“十一五”,中國在“保增長”的多重壓力下,始終堅持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新的起點。

    這是一個意向鮮明的信號——即將啟程的“十二五”,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邁出更大的步伐,邁向更廣的領域。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十一五"重大工程項目巡禮
· 北京"十一五"期間加強社會建設 立足民生搞創新
· 十一五期間黃河上中游五年共減少入黃泥沙20億噸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