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科學發展需要科學的基礎支撐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李代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于11月1日起正式入戶登記。這場與千家萬戶密切關聯的普查活動,必將為我國的科學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性支撐。
人口數據是一個國家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的總量、基本結構、地域分佈等信息,是一個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必須依賴的基礎性數據,因此受到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據聯合國有關部門數據,在2010年,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將要進行人口普查,投入極大的人力、財力,廣泛採用信息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正是為了收集到詳細、科學的基礎性信息,為各自的政治、經濟等相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人口普查對我國來説還具有重要的現實緊迫性。我國是人口大國,經濟快速發展背後,是社會人才的靈活流動。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時間已經過去10年,中國10年巨變背後,同樣還有社會成員的受教育程度、職業、行業等諸多現狀與10年前的巨大變化。當前,我國正處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規劃正在制定,為滿足社會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順應社會群眾的新期待,真正制定出以人為本、推動各地協調發展的科學規劃,必須要有科學、準確的基礎性數據。
“人口普查,利國利民”的宣傳標語絕不是一句空話,與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比如每個家庭裏孩子的教育、老年人的養老保障,都直接關係到不同地方應該建多少學校、建多少養老院,可以説我們身邊的這些現實需求,以及希望獲得更好的其他公共服務,都需要人口普查工作提供科學數據來作為決策參考。
與前幾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這次普查具有對象範圍更大、採取居住地登記原則而“見人就登”等新特點,因此執行起來更加複雜,難度更大。只要人口普查員更加細緻週到,廣大被調查對象多加理解支持,積極配合,此次人口普查必定能為國家更快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