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沈志祥:針灸入遺是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顏昊、程志良)北京時間16日晚,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傳來一條令全世界熱愛中醫人士振奮的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將中國申報的《中醫針灸》和《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秘書長沈志祥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表示,針灸成功入遺不僅意味著國際社會對這項醫學手段的肯定,更是以針灸為代表的、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中華傳統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是1987年成立、總部設在中國的世界性針灸學術團體,該組織也是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正式關係的非政府組織。沈志祥教授幾乎全程參與了中國政府的針灸申遺工作。

    入遺象徵世界性多重認可

    “針灸不是單純的一种醫學手段,而是兩千多年發展的中醫藥文化的傑出代表,能夠體現中國傳統醫學的精髓和基本原理。針灸成功入遺説明以‘天人合一’‘辯證施治’為核心的中醫實踐醫學得到世界的認可。”沈志祥教授説。

    沈志祥説,中華民族先人將辯證的哲學思想和醫學實踐相結合,創造了針灸獨特的治療方法,這樣的智慧成果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

    據介紹,中國政府幾年前就開始了中醫申遺的準備工作,開始確定的是以六種有代表性的中醫療法“打包”形式整體申報,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必須是一項具體的項目,中醫整體申報顯然過於籠統和龐大。

    經過慎重抉擇,中國政府最終選擇了針灸作為中醫藥的代表進行申報。

    “能和京劇一起從一千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此次申報的僅有的兩個候選項目,充分説明了針灸的代表性。申遺成功也説明了國際社會對針灸醫學價值的肯定。”沈志祥説。

    沈志祥介紹,針灸能夠為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所接受,一個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它能夠治病,並且無毒副作用、簡單易操作。此外,與複雜的中藥藥理相比,針灸的理論基礎,穴位、經絡和人體臟器的關係,也相對更容易理解,這也使得針灸成為中醫藥系統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個項目。

    據介紹,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針灸不僅保持了傳統的治療領域,在以往相對弱化的急性病領域也取得了突破。例如在運動損傷疾病方面,針灸治療就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慢性病領域,針灸治療對艾滋病等現代社會疾病正在顯示出中醫治療整體觀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沈志祥介紹,除了針灸發源地中國,目前其他國家的醫療科研機構對針灸治療重大疾病也積累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美國國會專門撥款研究針灸對治療孕婦妊娠反應的療效。此外,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科學家還在加大對針灸戒毒的科研和探索。

    廣泛應用打下申遺成功基礎

    針灸作為一种醫學手段,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廣泛應用。但針灸為西方世界所認識,還機緣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美兩國間的一段傳奇故事。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特使基辛格訪華,隨行的《紐約時報》資深記者詹姆斯·萊斯頓撰寫了一篇他在北京接受針灸治療急性闌尾炎並取得奇效的報道,隨即在美國引起一發不可收的“針灸熱”。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國會于1996年認可了針灸的合法地位,並將其納入聯邦政府僱員健康福利計劃,逐步建立了針灸執業醫師制度。據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最新數據,目前針灸治療已經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應用,註冊的針灸執業醫師達10多萬。

    沈志祥教授説,針灸此次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將更加堅定世界各國針灸醫師的信心,鼓勵更多的人從事針灸醫學實踐,從而在更大範圍傳承和發展這一人類遺産。

    據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分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此次針灸入選的是代表作名錄,而非瀕危名錄。

    “儘管現在世界上研究針灸、從事針灸的人很多,但這並不代表針灸和其背後的中醫理論就不會走向瀕危。”沈志祥教授談及非遺的兩種不同名錄時説。他認為,現代科學技術和醫療産業的發展,對於針灸理論的研究和保護帶來一定的衝擊。

    “針灸之所以是國粹並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與西方現代醫學完全不同的醫學理論和對人體、自然的認知體系。如果將針灸簡單地視為一種扎針治病的技術,很難保證其背後的中醫理論得到傳承。”

    成功入遺帶來更大保護責任

    據沈志祥教授介紹,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申報報告全面、詳細地介紹了中國政府在保護和傳承中醫針灸方面的各種舉措:

    從國家法律上保障中醫針灸擁有與西醫平等的醫學地位,在全國建立起中醫針灸師執業資格制度,將針灸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確定了上百名國家級和省級針灸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人,三十多所高等院校、一百多個研究所從事針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

    沈志祥教授説,針灸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給保護、傳承工作帶來了更大的責任和壓力。“世界非遺就意味著不再僅僅代表中國的文明成果,如果保護和傳承不得力,全世界全人類都不答應。”

    據介紹,中國政府將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重點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一方面,為每一個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針灸項目傳承人建立個人工作室,招募徒弟;另一方面,在國家科研項目方面增加對他們的支持,盡可能地為他們從事科研和臨床創造更好的條件。

    沈志祥教授認為,中國作為針灸的發源地,對於這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最核心的工作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繼續挖掘和整理傳統醫學理論,將針灸學術體系完整地呈現給全人類;二是在臨床方面增加對針灸療效的研究。這兩方面做好了就是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相關鏈結
· 圖表:中國中醫針灸、京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針灸、京劇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中國中醫針灸京劇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 春季痛症多發 針灸效果較佳
· 吳剛率中國中醫藥代表團赴法國參加世界針灸大會
· 抑鬱症可以嘗試針灸治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