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強國之路上的創新之舉
——寫在中國博士後制度建立25週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趙超)25年前,從瑞士學成歸國的洪志良博士進入復旦大學電子學與通信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個博士後人員。
25年後,洪志良的身份是復旦大學教授、集成電路設計實驗室主任,他指導的博士後不斷成為這一領域的拔尖人才。
從成長到成才,洪志良見證了中國博士後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這一中國建設人才強國道路上的創新之舉,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塑造人才上發揮的特殊作用有目共睹。
回首25年前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高級人才出現嚴重斷層,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匱乏,難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1983年和1984年,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兩次致信鄧小平同志,建議在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他説:“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必須培養自己的高級科技人才。讓一些取得博士學位的青年在學術氣氛活躍、科研環境較好的大學、實驗室,再經過幾年獨立工作的訓練,培養成高級科技人才,同時也可以吸收一批高層次留學人員回國工作。”
1985年底,中國第一批博士後流動站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建立,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同時成立,負責制定全國博士後的宏觀政策、協調等有關工作,並撥款解決進站博士後的科研和生活費用,建造博士後公寓。
在學術水平較高、科研實力較強、工作和生活環境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的主要方式。由於設站可以為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提供一條吸引、培養和使用高水平年輕人才的新路,這一制度也為年輕博士提供了一條脫穎而出的成才途徑,因而受到各方面的普遍重視和歡迎。
1994年,隨著上海寶鋼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成立,中國又開始在企業發展建立博士後制度。企業博士後工作的開展開創了産學研合作,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使用、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機制,使人才培養、科研開發、成果轉化、企業技術進步融為一體,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成果。
25年間,博士後制度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博士後人才隊伍。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招收培養了8萬多名博士後研究人員,有24位博士後當選為兩院院士。
25年間,一批優秀科技人才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業集聚,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全國累計招收企業博士後研究人員近1萬人,數量佔整個博士後人才隊伍的12%左右。
25年間,博士後制度突破了傳統人事管理體制在戶籍、人事關係、職稱評定等方面的限制,打通了博士後人員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不同學科和科研領域之間的流通渠道,促進了人才合理流動,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
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博士後發展道路正越走越寬。2000年,為適應國防科技的需要,中國開始在軍隊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緩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一些有條件的設站單位還自籌經費,擴大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革完善博士後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主體作用,提高博士後培養質量。
人們相信,隨著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以博士後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博士後事業也將不斷邁入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