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專家談2011年的物價工作和物價走勢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新華社記者江國成、劉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11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前,國務院出臺了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16條措施。為什麼中央如此重視物價問題?如何看待國家採取的相關穩物價措施?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安民生、穩增長的重大決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研究員王軍認為,今年7月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呈現連續快速上漲的態勢。不斷上漲的物價正給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及部分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從糧棉油糖到水電煤氣,涉及衣、食、住、行、用的幾乎所有消費品價格次第走高,居民的直接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他説,CPI的過快上漲不僅直接增加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的壓力,也會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央出臺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措施,明確表示明年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僅有利於保障民生,也有利於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他認為,“2011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和主要目標是保持國內物價和産出穩定,既要繼續遏制國內資産價格過快上漲,又要防範通脹風險加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溫桂芳説,確保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不因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而降低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採取的一攬子穩物價、安民生的舉措是非常必要的。他認為中央政府有決心、有條件控制住物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凸顯宏觀調控的針對性
中央要求明年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對於引導各級政府決策意義重大。
溫桂芳説,未來資源性價格改革和輸入型通脹壓力都有可能推高物價。及時部署應對措施,有利於把物價上漲的幅度控制在大多數居民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説,雖然近期蔬菜價格有明顯回落,糧價上漲較快。蔬菜生産週期短,增加供應,穩定價格的措施會很快見效,但短期讓CPI回落難度較大。
他説,居住類價格還在持續上漲。雖然貨幣政策轉向了,但流動性存量仍然太高,其壓力不容忽視。
王軍認為,基於季節性價格變動趨勢和全球性貨幣氾濫推動的趨勢性因素影響,2011年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容忽視。在美國繼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新一輪美元貶值導致三季度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工業品和農産品價格同時出現較快上漲,輸入型通脹預期壓力仍然較大。
穩定物價應多策並舉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説,今年食品價格上漲是逐步積累起來的,是和我國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出現恢復性增長相伴隨的。治理通貨膨脹,抑制農産品和食品價格要著眼于長遠。政府在食品價格上漲時需注意平衡好城市居民和廣大農民的利益。同時應該認識到,農産品和食品價格的適度上漲是增加農民收入一條重要的途徑,而且也有利於調動生産者的積極性,有利於保障供應。
溫桂芳建議,為確保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不因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而降低,應在收入分配領域對低收入群體的利益進行調節。在進行資源價格改革的同時,應同步建立相應的保障制度或補償機制,保證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不會降低。
王軍認為,近期,政府多渠道增加國內糧食及農産品供應,進一步強化和完善“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搞好運輸調配,暢通綠色通道,促進供需相對平衡。這些舉措是必要的。
他説,政府應加快建立金融、工商、物價等多部門價格預警和調控機制,對炒作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懲,讓農産品價格回到正常的波動區間,並讓農産品價格合理上漲部分能真正為農民所享有。
王軍説,國家應採取多種措施嚴防熱錢涌入,綜合利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控制流動性氾濫。“近期應採取財政補貼、減免稅收等措施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