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0日電(記者 王欲鳴)內蒙古提出要變文物大區為文物強區,今後5年將重點保護一批文物大遺址,維修一批明清古代建築和近代工業遺産以及革命紀念建築,徵集、保護一批少數民族文物,搶救、保護、維修一批古代墓葬、岩畫、古代長城遺址,並確保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在2012年取得成功。
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據自治區文物局局長安泳锝介紹,“十一五”期間,內蒙古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1萬多處,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1.2萬多處;館藏一級文物1500多件,二、三級文物1.1萬多件。國家文物局通過中央財政下撥內蒙古文物專款近3億元,內蒙古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40處增加到79處;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修訂頒布了具有少數民族地區文物保護特色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自治區政府規定每年9月6日為“草原文化遺産保護日”。
據介紹,內蒙古先後對元上都遺址、遼上京遺址、成吉思汗陵、阿爾寨石窟等幾十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保護,編制文物保護方案20個,制定文物維修搶救方案60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投資700多萬元于2008年率先在全國開展博物館免費開放,接待參觀者2000多萬人次,具有內蒙古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初具規模,各級各類國有、民營、行業博物館、紀念館的數量已達102座。
此外,內蒙古全面完成118.3萬平方公里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田野調查和長城資源調查。在發現7400多公里戰國、秦漢至明代長城重大成果的同時,通遼市扎魯特旗南寶力皋吐遺址和赤峰市紅山區二道井子青銅時代聚落遺址的考古發掘分別榮獲“全國六大考古新成果”學術獎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成果獎。
據了解,內蒙古還要構建以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為骨幹,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以行業、民營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同時,重點圍繞草原文明起源研究、草原岩畫研究、草原青銅文明研究、蒙元考古與歷史研究、館藏文物保護與藏品研究、文物安全體系建設研究等重大課題,開展科研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