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林甦 許曉青)由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主辦的“ECFA早收産品採購效益説明會”20日在北京和上海同步舉行。與會人士高度評價早收計劃對於兩岸産業整合的意義,期望由此進一步加強兩岸經貿合作。
此次説明會旨在推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的減稅效應,深化兩岸産業合作。來自商務部、台北世貿、企業界人士和臺商代表等參加會議。
1月1日起,早收計劃正式實施,兩岸雙方共對逾800種貨物進行降稅,並在不超過2年的時間內對“早期收穫産品”實現零關稅。
商務部臺港澳司副司長康文在北京會場表示:“ECFA早收清單的最大意義不僅是降低關稅,而是促進兩岸産業的整合”,使得兩岸企業可“低成本、高效率”面對國際競爭。
台北世貿中心研究總監巫英臣則表示,台灣一些優質工農業産品,如蝴蝶蘭、自行車等,隨著降稅進程的啟動,將會更好地滿足大陸的市場需求。
台北世貿中心副秘書長黃文榮説,“降稅”讓ECFA的效果在短期內得以顯現,但作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長效機制,ECFA可以促成兩岸的産業合作,這個影響面遠比降稅要來得大。
台北世貿中心大陸業務首席督導邱揮立在上海會場表示,ECFA早收計劃實施後,能否實現“關稅減免,惠及企業”的預想,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儘快建立兩岸企業之間豐富的商貿渠道和網絡。他説:“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和大陸的臺商協會等,都已開始為之努力。2011年,台北世貿中心還擬在大陸各地增開多場台灣名品展覽活動,為兩岸企業牽線搭橋。”
上海會場還同時舉辦了“一對一採購對接洽談會”。來自台灣自行車及其零配件、面料、內衣、襪類等行業的16家廠商與上海地區的百貨、紡織類領軍企業百聯、新世界、寶大祥、蘭生等進行面對面洽談。
據商務部最新統計,2010年大陸與台灣貿易額為1453.7億美元,同比上升36.9%。自2006年起,兩岸貿易額已連續5年突破千億美元。早收清單生效後,專家預估兩岸貿易總額還將持續穩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