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政策解讀: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何鎖定水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09日   來源:人民日報

    連線基層

    人勤春來早。春節剛過,河南許昌縣田間地頭處處是農民抗旱澆水的忙碌身影。

    “水是莊稼人的膽,政府修好水利,農民種地越來越有底氣。”陳曹鄉史莊村農民張廣州説,過去渠道淤積,機井破舊,靠天吃飯,小麥畝産600來斤。如今旱能澆、澇能排,前年大旱、去年春旱,都澆了3次水,畝産達到1100斤。

    小賬連著大賬。抗災奪豐收,去年河南糧食總産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超千億斤,水利功不可沒。去年全省226億多元投向農田水利建設,有效灌溉面積達到7483萬畝。即便如此,河南仍有3500多萬畝耕地缺乏灌溉條件,基本是“望天收”。

    數字點擊

    4倍:研究表明,在影響糧食生産的諸要素中,水的增産效用最為突出,1畝水澆地的收益是1畝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對糧食生産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1000斤:在我國三大作物中,小麥耗水最少,每畝需水400立方米。通常生産1斤小麥,需要耗水1000斤。

    7000億元:“十一五”水利總投入約7000億元,是“十五”的1.93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資達到2934億元。

    1.9億畝:5年間,累計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0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9億畝,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5提高到0.50。

    90%: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77億畝,居世界首位。我國以佔不足全國耕地一半的灌溉面積,生産了佔全國總産量75%的糧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灌區成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新形勢

    基礎脆弱、欠賬太多、全面吃緊

    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利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強度明顯不夠,建設進度明顯滯後,保障水平明顯偏低。從總體上看,我國水利建設仍面臨“基礎脆弱、欠賬太多、全面吃緊”的嚴峻局面:

    ——我國防洪綜合體系還不健全,2010年全國有437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受災人口達2.1億,洪澇災害頻繁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

    ——水資源調控能力還不足,正常年份全國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農業主要“靠天吃飯”的局面仍未改變,全國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上世紀90年代以來,平均每年因洪澇受災面積超過2.1億畝。“兩工”取消後農民投工投勞銳減,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

    ——水利投入強度還不夠,全國4萬多個鄉鎮中有1/3缺乏符合標準的供水設施,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

    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嚴重水旱災害,再次警示我們加快水利建設刻不容緩。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和7個中央一號文件已對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系統部署,“三農”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後在不斷強化和完善現有政策的同時,將選取影響全局的薄弱環節和重大問題逐個突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以水利改革發展為主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首個關於水利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大興水利的明確信號,就是要抓住當前水利這個薄弱環節,解除水利這個瓶頸制約,夯實農田水利這個重要基礎,儘快扭轉水利建設滯後的局面。

    新定位

    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不是就農説農、就水利説水利,而是立足國情水情變化,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明確了新時期的水利發展戰略定位,強調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闡述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鮮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這些都是文件的突出亮點。

    文件進一步強調了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3個把”的基本思路: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這也意味著今後將有更多“真金白銀”投入水利。

    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水利建設發展很不平衡。文件明確提出要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新目標

    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體系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個總的目標,即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

    這一目標如何實現,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4大體系: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十二五”期間繼續實施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時,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讓全國小型病險水庫全部摘除“病帽”,全面完成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

    ——基本建成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城鄉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萬元國內生産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明顯降低,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間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000萬畝;

    ——基本建成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主要水質指標達標率提高到60%。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採基本遏制;

    ——基本建成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有利於水資源節約和合理配置的水價形成機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基本形成。(記者 趙永平 解讀人: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吳宏耀)

 
 
 相關鏈結
· 迎接水利改革發展春天——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
· 圖表: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 中央一號文件對於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提出明確要求
· 中央一號文件奏響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號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