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一號文件奏響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號角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奏響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號角
——水利部部長陳雷解析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

    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正式公佈。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文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舉措。水利部部長陳雷29日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以權威的聲音回答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趙承、姚潤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29日正式公佈。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文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舉措。水利部部長陳雷29日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以權威的聲音回答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記者:201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中國水利問題。這是新世紀連續7年聚焦“三農”問題後,一號文件的主題首次指向水利問題。請問為什麼中央選擇這個時候就水利出臺綜合性文件,有何背景和考慮?

    陳雷: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近年來特別是去年頻繁發生的嚴重洪澇乾旱災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礎脆弱、欠賬太多、全面吃緊”的突出問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要加強水利,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作出重要指示,這就要求儘快對水利作出部署安排。

    中央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選擇以一號文件形式出臺《決定》,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水資源短缺、水利設施薄弱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更加突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我國水利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必須儘快消除水利的瓶頸制約。

    二、農田水利建設滯後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首先要夯實農田水利這個基礎。

    三、水旱災害頻繁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來,特別是2010年西南地區發生特大乾旱、多個省份遭受洪澇災害、部分地方突發嚴重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了巨大損失,再次警示我們加快水利建設刻不容緩。

    四、2004年以來,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和7個中央一號文件已對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系統部署,“三農”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後要在不斷強化和完善現有政策的同時,有必要選取水利等影響全局的薄弱環節重大問題逐個加以突破。

    五、水利改革發展的任務極為艱巨複雜,需要全黨全社會統一思想認識、形成治水合力,中央首次就水利專門出臺綜合性文件,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發展。

    記者:毛澤東主席曾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中央一號文件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請您談談如何理解對水利的這種戰略定位?

    陳雷:明確水利的戰略地位,是關係水利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據。不同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對水利的地位作用有不同的論斷。早在1934年,毛澤東同志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改革開放至上世紀末,國家明確水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進入新世紀,中央與時俱進地提出“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水資源形勢深刻變化,水安全狀況日趨嚴峻,水利的內涵不斷豐富,水利對全局的影響更為重大,地位更加凸顯。

    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這是第一次在我們黨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闡述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將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第一次鮮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

    這樣的定位,是對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水情的準確把握,是對長期治水經驗的提煉總結,是對水利發展階段特徵的科學判定,是我們黨對水利認識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對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社會治水興水力量、加快水利發展與改革,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産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水利的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與以往相比,這一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有什麼突破?

    陳雷:中央一號文件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特別是在強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新亮點和新突破。

    一是在水利投入機制上有新突破。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二是在水資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文件鮮明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同時為守住“三條紅線”,制定了一系列剛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資源管理納入縣級以上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體系;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等。

    三是在水利體制機制上有新突破。針對水利又好又快發展的深層次制約,文件重點強調了4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在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方面,提出要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協調機制;在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實好公益性、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管護主體和責任,健全良性運行機制;在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按規定核定人員編制,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在水價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實行工業和服務業用水超額累進加價制度,穩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探索實行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辦法。

    這些重大舉措,是對各地水利實踐探索的總結昇華,是對過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發展,是對水利發展體制機制的完善創新,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水利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部分中,提出了3個“把”的基本思路,您能給我們解讀一下嗎?

    陳雷:文件明確提出,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這是中央在準確分析水利發展現狀,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而提出來的重大戰略部署。一是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來看,雖然1998年大水以來,國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設投入,水利保障能力不斷提高,但與公路、鐵路、機場、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相比,水利設施薄弱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依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

    二是從農業農村發展來看,實現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目標,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最大的制約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環節是農田水利,特別是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嚴重乾旱,充分説明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

    三是從經濟社會發展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由於發展方式粗放,經濟發展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在水資源、水環境領域尤為突出,水資源開發過度、利用粗放、污染嚴重,長此以往,水資源難以承載、水環境難以承受,經濟發展難以持續。

    通過這3個“把”的基本思路,進一步把水利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具體化,使得各部門、各級政府在推進水利工作時方向更為明確,重點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民生水利。近年來,我國民生水利發展迅猛,請您談談什麼是民生水利,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民生水利發展的著力點是什麼?

    陳雷:水利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也是群眾生産生活的基本條件。因此,水利發展必須做到保增長和保民生的內在統一。過去,一些地方片面強調保增長,重骨幹輕配套,重建設輕管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嚴重不足,建設嚴重滯後,長期老化失修,效益明顯衰減,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堅持民生優先,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讓人民群眾從水利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

    民生水利發展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的、長期的過程。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從五個方面著力解決問題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眾要求最緊迫的水利問題,增強民生水利保障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眾。一是著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蓄滯洪區安全建設等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問題。二是著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小水電代燃料等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問題。三是著力做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節水灌溉、牧區水利、坡耕地綜合整治等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産發展的民生水利問題。四是著力做好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城鄉河湖溝塘整治等直接關係城鄉人居環境的民生水利問題。五是著力做好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大中型水庫移民安置和後期扶持、水價改革等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民生水利問題。

    記者:去年底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2011年農業農村工作提出4句話28個字的總體要求中,“大興水利強基礎”被列入“三農”政策的首位,預示著“十二五”開局之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即將展開。請問2011年我國水利建設有哪些重點任務和目標?

    陳雷:2011年,我們將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重點抓好五項水利建設:

    一是著力抓好農村水利建設。全年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完成30處以上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新啟動一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發展有效灌溉面積800萬畝,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搞好農村河道清淤疏浚及水環境整治,實現新增農村水電裝機260萬千瓦。

    二是抓緊防洪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加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步伐,完成小(1)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010年開工項目建設任務,實現其他項目年內全部開工建設,啟動實施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和全國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規劃,啟動600個縣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

    三是加強西南抗旱能力建設。加快西南地區“潤滇”、“澤渝”、“興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實施中型水庫建設規劃,抓緊落實西南五省份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因地制宜興修小微型蓄引提灌排工程,大力發展牧區水利,搞好集雨水窖工程建設,統籌推進其他地區抗旱薄弱環節建設。

    四是繼續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抓緊開工建設一批治淮重點項目,積極推進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綜合治理,加快建設一批骨幹水庫工程,搞好重點蓄滯洪區安全建設。

    五是強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水生態保護。力爭年內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萬平方公里,深入推進石羊河等生態脆弱河流綜合治理,加快實施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工程,加強以青海“三江源”、新疆內陸河流域、西藏等地區為重點的生態自然修復。

    記者: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擺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水利實現跨越式發展。請您展望經過未來十年發展,我國水利事業將達到怎樣的水平?為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什麼樣的支持?

    陳雷: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為水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水利發展的又一個春天已經到來。通過5到10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我們將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體系:一是防洪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二是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城鄉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萬元國內生産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明顯降低,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三是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採基本遏制;四是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有利於水資源節約和合理配置的水價形成機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基本形成。

    屆時,我國現代水利工程設施體系將初步建立,國家和區域層面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大規模建成,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涉及民生的水利問題基本解決,水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利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的能力大幅提升,水利保障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作用更加凸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水利現代化美好藍圖將變為現實。

 
 
 相關鏈結
· 中央一號文件:水利建設成固定資産投資重要投向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捐贈農村公益將獲稅前扣除優惠
· 中央一號文件:完善強化政策措施防糧食生産滑坡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三農"投入步入機制化新時代
· 2010中央一號文件:強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