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談“十一五”發展變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十一五”是國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時期,也是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階段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談“十一五”發展變化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參加采寫記者:曹國廠、沈洋、許祖華、劉翔霄、王麗、石慶偉、劉元旭、譚劍、毛咏) 糧食實現“七連增”、農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升級……近日,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談到,“十一五”是國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時期,也是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階段。

    2010年,全國糧食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0928億斤,實現連續7年增産,産量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柏糧集團董事長尚金鎖談到,糧食“七連增”,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十一五”期間,國家支農措施出臺之密集、針對性之強、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啟動構建,良種良法支撐糧食增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紮實推進。

    “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步伐近年來不斷加快,推進了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為糧食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了體制保障,創造了有利條件,進一步激發了糧食産業發展活力。”尚金鎖説。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農工部部長呂濱説,“十一五”期間,江西通過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産業和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民收入。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3269元增加到2010年的5788元。2010年,江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達到14%,高出城市居民收入增速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

    江西新農村建設內涵越來越豐富,模式越來越完善,成效越來越顯著,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式。截至“十一五”末,江西投入300億元,在4.6萬個自然村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點上,道路得到硬化,環境得到整合,農民基本實現了“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凈能、居優美村”的願望。

    “‘十一五’這五年我們農村最明顯的是發生了‘三大變化’。”談及剛剛過去的“十一五”,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棕溪鎮王院村黨支部書記陳分新興奮地説,“一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村裏的道路硬化了,農民出行更加方便了。二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十五’末時,我們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還不到3000元,‘十一五’末,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較大的改善,現在全村80%的農戶家住上了磚混結構的房子。三是各種保障機制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民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我們村新農合參保率達到100%,農村五保戶、困難戶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村裏的老人高興地説,黨的政策好,真想多活幾年!”陳分新説。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副主席衛小春談到,“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貫徹科學發展觀,保民生、促發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在醫療體制改革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動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解決。

    “‘十一五’之初,國家全面推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同時鋪開了城鎮居民醫保,改變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只有國家幹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才能享受公費醫療的現狀,使老百姓共享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衛小春説。

    “隔山望得見、會面走一天。”在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貴州省,這是農村交通最真實的寫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交通建設投資巨大和長期欠賬,曾讓貴州山區百姓難以擺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艱辛生活。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彭伯元説,“十一五”貴州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248億元,是“十五”投資480億元的2.6倍。到2010年底,貴州公路總里程達到14.98萬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10.29萬公里,其中通村公路已經超過10萬公里。

    “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如今省內干支結合、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基本形成,百姓出行條件已顯著改善。“十一五”以來,貴州省每年農村公路建設里程均在1萬公里以上,5年新增569個鄉鎮通油路(水泥路)、新增9943個建制村通公路。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燕福龍告訴記者,“十一五”以來遼寧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電力需求日益增長,為全面服務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遼寧全面開展堅強智慧電網建設,特別是2008年以來,遼寧省電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飛躍,完成投資額達398.36億元,超過前7年投資總和,新增送電線路5700多公里,新增變電容量3758萬千伏安,電網總資産規模翻了一番,相當於3年內再建了一個遼寧電網。

    目前遼寧電網500千伏主幹網架基本形成,威脅電網安全運行的電磁環網全部打開,30年以上的220千伏老舊線路基本消除,徹底打破了遼寧電力輸送瓶頸,電網裝備水平和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解決了困擾遼寧經濟發展多年的“拉閘限電”問題,遼寧電網變得更加堅強、可靠。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包景嶺説,“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首次出現多個約束性指標,目標具體、約束性強,尤其是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兩項指標,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出了硬性規定,體現了政府對由量到質的科學發展模式的追求。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金僑集團董事長任玉奇談到,我是個做企業的,可能對GDP比較敏感。2010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日本,雖説GDP不能代表所有問題,但畢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所有中國人還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十一五’最大的感受是祖國一天一天更加強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日俱增,身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驕傲。”任玉奇説。

    “‘國富民強’印證的正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十一五’期間是國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時期,也是老百姓得實惠最多的階段。”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師範大學副校長牛汝及説,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十二五”期間還應繼續加快普惠的步伐,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激發更大的建設熱情,持續促進國家富強的步伐。  

 
 
 相關鏈結
· “十一五”全國安全生産實現“四個顯著下降”
· 楊立傑:"十一五"時期央行內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我國“十一五”期間機械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28%
· 新聞辦介紹“十一五”期間安全生産情況等
· 我國“十一五”安全生産狀況實現“四個顯著下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