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生、發展、陽光—2011年中國地方兩會"關鍵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民生、發展、陽光——2011年中國地方兩會“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楊金志) 怎樣保證群眾吃上價廉物美的青菜?如何兼顧産業轉移與環境保護?政府部門財政公開進展幾何?……早春時節的2011年,全國各地兩會相繼召開。在這“十二五”開局之年,關注民生、科學發展和陽光透明,成為各地兩會代表委員普遍關心的話題。

    民生:讓人民生活更有尊嚴

    “我們最擔心兩種天氣,一種是35攝氏度以上,一種是0攝氏度以下,因為都會導致綠葉菜減産”“50%的市郊種植戶是散戶,很辛苦,風險大,必須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每畝菜地為他們投保98元,市政府出50%,區縣出50%”……2011年1月的上海市兩會上,市長韓正列舉出一串數據,跟代表委員談起了“青菜經濟學”。

    小小青菜連著百姓餐桌,不是小問題。上海市人大代表劉正東説,去年四季度以來,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引起國務院高度重視,重提“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在地方兩會前後,各地迅速出臺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狠抓“菜園子”“菜場子”和“菜籃子”建設,保持了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兼顧了市民和農民的利益。

    近年來,住房問題成為群眾普遍關注、代表委員高度聚焦的話題。在河南省兩會上,副省長張大衛坦言,2010年鄭州市商品房價格比上年增長25%,房價上漲太快了。“政府不能坐看年輕人像‘蟻族’一樣生存,過‘蝸居’生活,我們有責任讓發展成果惠及新就業的年輕人。”

    在各地兩會上,代表委員普遍認為,只有“市場”和“保障”兩條腿平衡走路,同時有效抑制商品房價格,才能圓百姓“安居夢”。“不能光喊口號,政府必須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比重。”寧夏回族自治區楊惠娟代表説。

    倡導“工資集體協商制”,這是代表委員為提高職工工資收入開出的一劑藥方。重慶市政協委員、市總工會副主席彭哲英錶示,為使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公平,重慶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設有工會組織的企業中全面推行“政府主導、法律完備、勞資共決、合作雙贏”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同時加快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

    無獨有偶,安徽省政協委員牛和桂也表示,當前一線工人工資偏低且增長緩慢,應依法加大推進企業普遍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力度,提高一線職工的收入水平,讓廣大職工合理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病”引起了各地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今年,北京市政協會議共收到委員提案1300多件,其中關於交通治堵的就有200余件。市政協委員劉一兵説,單雙號限行、限制外地車進城、上車牌搖號,這些措施都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暴露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短視和單一。只有合理的公共交通規劃和管理,才能讓人感受到方便快捷,有車族才會自願減少駕車。

    醫療、教育、養老、社會保障,這些民生問題牽涉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國家和西藏自治區用於農牧民免費醫療經費達17億多元。至“十一五”末,西藏農牧區醫療補助標準已從“十五”末的年人均80元提高到年人均180元。

    發展:科學是第一要義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告別“GDP崇拜”,這是各地兩會代表委員的普遍共識。在今年的吉林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王儷潼提出,經濟發達地區注重節能減排,注重可持續發展,而相對落後地區在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時,也不能盲目接受,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欠發達地區在下一步發展中應嚴控“污染轉移”現象。

    在政協內蒙古自治區十屆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內蒙古區委以全體委員的名義提交提案,建議把稀土産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九三學社內蒙古區委也以全體委員名義提交了推動稀土産業發展的提案,建議儘快建立國家稀土戰略儲備制度。

    因地制宜謀發展,各地代表委員紛紛獻計獻策。在政協海南省五屆四次會議上,“國際旅遊島”成為提案中的最熱詞彙。建設國際旅遊島背景下的旅遊業發展、旅遊産品開發、文化産業發展以及治理交通擁堵問題、殯葬改革、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問題,都是政協委員們關心的話題。許多提案或建議都列舉了翔實的調研結果甚至附有圖表,這説明委員們在準備提案的過程中做了認真紮實的調研。

    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各地代表委員高度重視發展的前瞻性。湖北省的代表委員認為,武廣高鐵的開通使得湖北與廣東的交通距離縮短為3個小時行程,南方入鄂遊客出現“井噴”現象,湖北旅遊市場和旅遊收入快速增長,但也暴露出旅遊設施和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省政協委員、民盟湖北省委員會秘書長朱梅建議,應當充分認識高鐵經濟帶來的“井噴效應”,適度超前規劃,加快湖北旅遊業發展。

    如何破解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代表委員們紛紛發表真知灼見。安徽省政協委員嚴安雲説:“對民營企業而言,有些領域是‘彈簧門’,可以進但會被彈出來;有些是‘玻璃門’,看得見卻進不去,有些則是‘封閉門’,根本進不去。”嚴安雲建議,要加大支持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力度,進一步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戰略新興産業,提高行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建立完善的保障和退出機制。

    代表委員們認為,科學發展必須統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在上海兩會上,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在政協提案中表示,以志願者精神為代表的城市文明“世博經驗”令人稱道,世博會期間建立起來的社區志願者“弄堂管理隊”模式應該予以推廣,要繼續發揮志願者參與社區基層管理的有益經驗,以志願者為主體帶動社區基層向自我管理和自主自治過渡,逐步形成社區居民自治體。

    地方兩會積極提倡社會文明,“無煙兩會”成為流行詞。在上海,會場從室內設立吸煙點改為室內全面禁煙。廣西政協委員黃曙海則聯合多位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控煙的提案,建議立法機構建立控煙的法律保障機制,公職人員要帶頭禁煙。“兩會應該充分體現對社會、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為公共場所禁煙做出表率。”天津市政協委員、市疾控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主任江國虹説。

    陽光:讓政府工作公開透明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各地代表委員認為,必須以“陽光政府”為抓手,加快建設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把“為人民服務”更好地落到實處。廣東省人大代表辛瀑説:“預算已經不是秘密,既然可以向人大代表公開,建議廣東先行先試,將全省預算向社會公佈。只要公開了,預算被曬在陽光下,就能夠發現一些問題,實際上能夠推動預算更加科學、合理。”辛瀑的一席發言,得到眾多代表的贊同和支持。

    記者了解到,從2003年起,廣東省在人大會議上開始向人大代表公開部分部門預算,推行預算審查機制。到2008年,每位代表拿到的是厚如磚頭的全部部門預算,預算從此不再是“秘密”。在2011年的各地兩會上,公開部門預算已經成為一股浩浩蕩蕩的潮流。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廖堅表示,當前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向基層延伸。“只有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向基層延伸,讓基層群眾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才能有效把握機遇。”廖堅建議,將“政務服務及電子效能監察”專線鋪設到鄉鎮(街道)的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對所有服務事項全程監察,從源頭上預防腐敗。

2月26日,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值班。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中國聲音 世界傾聽——全球矚目2011年中國兩會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在漸濃的初春氣息中,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正一步步走入世界視野。

    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世界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中國在這樣一個特殊年度召開的兩會透出的政策信號將“分量”十足。中國經濟能否起好步、開好局?中國政府如何順應民生期待?中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怎樣實現互利共贏?……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在兩會上找到。

    作為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和預判經濟走勢的風向標,國際社會正通過各種方式關注著中國兩會的召開,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 >>>詳細閱讀

兩會前夕境外媒體記者首次集體“走進”全國政協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張宗堂、崔靜)201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來自33家外國駐華和港澳臺地區媒體的43名記者23日受邀到全國政協機關參觀座談。這是全國政協機關首次向境外媒體集體開放。

    受邀記者先後參觀了“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展覽和全國政協禮堂。隨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趙啟正與大家進行了座談。趙啟正向記者們介紹了政協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相關情況,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在歷時近1小時的答問環節,5名外國記者向趙啟正提出了近10個問題,涉及委員組成、政協提案、“十二五”規劃重點和社會穩定問題等。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為全國兩會做好準備
· 兩會新聞中心正式開展工作
· 兩會新聞中心正式開展工作
· 北京市應急委全會暨全國“兩會”安保工作會召開
· 中國保監會去年兩會建議提案目前已全部辦理完畢
· 張效廉主持會議強調做好全國"兩會"宣傳報道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