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非“禁”煙,審查是關鍵
——代表委員熱議廣電總局影視控煙令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白瀛、黃小希、崔清新)對廣電總局頒發的嚴格控制電影、電視劇中的吸煙鏡頭的規定,來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普遍表示贊同和歡迎。他們建議,收緊對吸煙鏡頭的審查尺度是影視控煙的關鍵,同時也應該有一個“控”煙而非“禁”煙的理性心態。
廣電總局的通知要求,電影和電視劇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和相關內容及變相的煙草廣告;不得出現在國家明令禁止吸煙及標識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鏡頭;不得表現未成年人買煙、吸煙等將煙草與未成年人相聯絡的情節,不得出現有未成年人在場的吸煙鏡頭,嚴格控制以“藝術需要”“個性化表達”為名出現的吸煙鏡頭,應儘量用其他形式代替以吸煙表現人物心理、現場氛圍的情節;對確因劇情需要出現的吸煙鏡頭,應盡可能縮減吸煙鏡頭的時長和頻率。
通知要求各省級電影審查機構、電視劇播出機構加強電影片審查和電視劇播前審查,儘量刪減劇中出現的吸煙鏡頭。對於有較多吸煙鏡頭的電影、電視劇,將不納入總局舉辦的各種電影、電視劇評優活動。
早在200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副院長顧晉就建議,有關部門應當對“有煙鏡頭”的長度和頻率設定限制,“超限作品”取消其參與各項評獎資格。時隔3年,看到自己的主張終於成為現實,顧晉代表欣慰地表示:“這是一個進步。”
他分析影視劇中諸多吸煙鏡頭的原因時説,這和整體社會環境有關,影視劇也是來源於生活。
衛生部日前發佈的《2010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稱,中國目前吸煙人數超過3億,男性吸煙率高達66%,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和吸煙相關的疾病,超過5億人受到“二手煙”的危害。
顧晉代表説,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對青少年有著很強的負面作用。“青少年因為沒有足夠的識別能力,很多英雄人物、警察都是抽煙,這很容易誤導青少年,英雄人物都是抽煙的。”但他表示,也應對此新規採取理性態度,“畢竟整個大的環境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一下子過渡到‘無煙’也不太科學。”
我國于2003年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5年8月批准了公約,並於2006年1月生效。這被看作中國煙草控制的一個里程碑。我國承諾今年1月9日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現全面禁煙。然而5年來,我國煙草控制形勢並不樂觀。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王正榮説,中國面對國際社會的這個承諾,做好控煙宣傳非常關鍵,而影視劇作為大眾傳播媒介,出現眾多吸煙鏡頭,無疑會起到一個負面的導向作用。
“中國現在經濟發展了,整個國民素質也要隨之提高。所以,多種形式下搞好控煙非常有必要,而媒體做好表率和示範十分重要,我認為廣電總局出臺這樣的規定是很好的。”王正榮代表説。
從2007年開始,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每年都對熱播的國産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進行監測統計。對2009年熱播的40部電影和30部電視劇監測結果顯示:在40部電影中,31部影片有煙草鏡頭,佔影片的77.5%,煙草鏡頭總數524個,煙草鏡頭時間長達61分鐘。而30部電視劇中,28部有煙草鏡頭,佔電視劇比例的93%。《風聲》是故事電影作品中煙草鏡頭最多的影片,煙草鏡頭總時間佔總片長的4.82%。《女人不哭2》是煙草鏡頭最多的電視劇,煙草鏡頭佔電視劇總時間的3.31%。
此外,2010年北京市對11208名中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中學生表示經常見到影視劇中的煙草鏡頭,僅有1.8%的中學生表示未見過煙草鏡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分析説,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大多是導演或演員等創作人員出於創作考慮,比如表現人物心情苦悶、思考問題等,並非故意宣傳抽煙。但廣電總局通知的導向是正確的,應該引導減少吸煙鏡頭。
他説,這個通知能否起到作用的關鍵在於能否收緊相關的審查尺度。“審片的時候説不行,凡是電影和電視劇當中有抽煙的鏡頭,一律不允許播映,這就完了,下回他就不拍吸煙的鏡頭了,那熒屏就凈化了。”
同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張和平指出,廣電總局的控煙令初衷是好的,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藝術作品有它的自身規律,抽煙畢竟是反映人物心情、習慣的一種表現手段。“(影視控煙)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也要科學看待,不能一下子全部凈化到一個都不能有,我覺得適當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