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國際資源更好服務民生-"十一五"開放成就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讓國際市場與資源更好服務於國計民生-我國"十一五"對外開放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 蘋果電腦、石油、鐵礦石、食用油、進口大片、留學……中國消費者正享受越來越多的進口産品和服務。對外開放不僅為億萬國人帶來國內需要的産品和服務,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也為中國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進一步密切了中國和外部世界的聯絡。

    對外貿易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十一五”期間,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累計116806億美元,比“十五”期間增長1.6倍,貿易平衡狀況不斷改善、進出口貿易方式發生積極變化、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過去的5年,我國著力促進貿易基本平衡,切實提升外貿發展質量和效益,在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實施擴大進口戰略;認真履行開放國內市場的承諾,進口關稅總水平降至9.8%,進一步簡化進口管理,完善進口促進體系,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基本取消了進口配額管理,分批取消了800多個稅目商品的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

    上述措施已取得明顯效果,我國進出口格局更趨平衡:我國的外貿順差在2008年達到2981億美元歷史高點後開始回落,2009年下降到1957億美元,去年進一步減少到1831億美元。貿易不平衡度(貿易差額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06年的10.1%下降到2010年的6.2%。我國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持續增長,大宗資源能源産品進口規模不斷擴大。

    國家統計局認為,進出口的增加“不僅滿足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對遭遇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回穩和復蘇作出了巨大貢獻”。

    利用外資全面提升規模和質量

    過去五年,我國吸收外資的規模和質量全面提升,利用外資規模躍居全球第二位,利用外資方式呈現多樣化等特點。

    5年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4260億美元,年均增長11.9%,是“十五”期間的1.6倍,全球排名由“十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並連續18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去年,外商直接投資達1057億美元,是“十五”末的1.8倍。

    同期,我國繼續穩步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促進境內證券市場開放。截至去年,我國共批准97家QFII機構,投資額度共計197億美元。

    外商在華投資産業構成顯著改善,第三産業投資比例大幅度提高。目前,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已超過1400家,比“十五”末增長近一倍。外資研發中心中,從事先導技術研究的近50%,60%以上的研發中心將全球市場作為其主要服務目標。

    目前,中西部吸收外資佔全國總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到目前的14%。以外資經濟為主體的各類産業聚集園區的實力和整體功能有了明顯提升,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出去”邁出新步伐

    “走出去”戰略主要內容是推動企業以對外投資、對外經濟合作等多種方式走出國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間,我國“走出去”的規模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5年間,對外投資的領域不斷拓寬,對外投資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發展態勢。對外投資國別已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方式也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跨國並購、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擴展。

    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971億美元,是“十一五”規劃目標的2.3倍。

    我國還通過建立自由貿易區,拓展對外貿易。目前,我國和自貿夥伴雙邊貿易快速增長,雙邊貿易額明顯擴大,有效化解和減少了我國與自貿夥伴的貿易摩擦。

    中國國際商會會長萬季飛認為,受益於對外開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搭乘著經濟全球化的快車,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經濟和世界的經濟關係愈加緊密。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還是美國、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相關鏈結
· “十一五”發展成就報告二:對外開放再上新臺階
· 新疆對外貿易取得突飛猛進增長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 商務部長:以加入WTO十年為起點繼續擴大對外開放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