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從"走出去"到"請進來"——藏族女代表的履職建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張辛欣、顏園園)“以前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現在我們要將遠方的客人請進來,飽覽家鄉的湖光山色!”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黨委副書記曉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200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曉紅代表已經有9年的履職經歷。從最初的“通水通電修公路”“住房教育保民生”到如今的“生態旅遊促發展”,若將曉紅代表9年的建議串起來,仿佛可以將米林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繪成一條優美的“上揚弧線”。

    2003年以來,曉紅代表的建議就圍繞“修路”這個主題。幾年下來,家鄉及附近地區的交通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原來的“老馬道”被拓寬成了沙石路,部分沙石路升級為柏油路。此後,曉紅代表每年都會為當地的發展提出不同建議,房屋改造、通水通電、教育醫療……9年來,她的20多份有關家鄉建設和民生發展的建議都得到回應。

    “中央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帶給了珞巴族現在美好的生活。”在京西賓館的房間裏,曉紅代表細數起這幾年珞巴族的變化。

    “觀念的改變最為明顯。”曉紅代表舉例説,以前她下村開會時,在村裏往往等上2個多小時人才能陸續到齊。她説:“那時候大家都比較封閉,並沒有意識到溝通、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渠道也缺乏。現在,村子裏提前都接到了通知,我們還沒到村子,大家就在屋子裏了。”

    特別是2006年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南伊鄉人民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住上寬敞的房子、村村看上電視、適齡兒童都入學了……”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曉紅代表如數家珍。

    她告訴記者,2003年當上全國人大代表的那一年,南伊鄉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在中央和自治區的關懷下,2010年鄉里人均收入超過6000元。

    科技也逐漸滲透到南伊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了當地發展的重要推手。“以前我們都是傳統農牧業,養些藏豬啊、奶牛啊。現在,通過科技培訓,種田、糧食收割也用上機器了,還推廣了良種。”曉紅代表感慨地説,如今,大部分農田機械化耕作,農民也開始走上産業化發展道路,種植經濟林,發展藥材等等。

    從以前的砍樹掙錢到現在管林護林,珞巴族人民越來越意識到生態環境是自己家鄉最大的資源。隨著林芝機場的建成通航,以及各種道路的擴建,這裡的交通狀況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旅遊成為米林縣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生活水平改善了,我的建議也變了。”曉紅代表説,在徵求和掌握眾多群眾的意見後,今年帶了份有關鄉村旅遊建設規劃及服務設施建設的新建議到北京。

    曉紅代表告訴記者,發展旅遊的同時,還可以發展特色産業、餐飲等等,這將為珞巴族人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相關鏈結
· 馬吉林代表:“支持築巢引鳳”推進東部産業轉移
· 馮鈞平代表:食品安全應建全産業鏈的安全監管模式
· 代表委員建議:"基尼系數"等應納入政府考核體系
· 任玉奇代表為減輕農民義務教育負擔開五“藥方”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