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回應就業和社保熱點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何宗渝、單純剛、李鵬翔)8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主題為“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記者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接受媒體採訪,回應了熱點問題。

    就業形勢:供大於求、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形勢越來越複雜

    當被問及今年的就業形勢時,尹蔚民表示,當前供大於求、結構性的矛盾都比較突出。“我們有一個基本判斷,就是就業的形勢越來越複雜。”

    尹蔚民説,從今年城鎮的就業情況來看,大概需要安排的城鎮勞動力有2400萬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畢業學生和初中高中畢業以後不再升學的學生,加起來近1400萬人,所以就業壓力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需要繼續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大約在800萬人左右。

    對此,尹蔚民表示將採取就業政策和産業政策進一步結合、擴大就業崗位、加大就業公共服務、加強創業引導等措施,使整個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

    “招工難”:情況好于預期

    在回答記者關於“招工難”問題時,尹蔚民表示,這是當前就業領域結構性矛盾的一種反映,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和服務業,但有向中西部地區蔓延的趨勢。産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第一,我國經濟回升向好,企業用工量增加;第二,隨著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地區用工需求在增加,吸引了相當多的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第三,隨著這幾年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確實在逐漸減少;第四,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預期在不斷提高。

    “從目前情況看,‘招工難’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我們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現在的情況和去年同期相比,要好于預期。”尹蔚民説。

    他表示,下一步將採取加強信息引導、加強職業培訓、引導企業進一步改進用工環境等措施緩解“招工難”問題。

    社會保障:一定會更好更快發展

    今年全國政協的提案中有一些建議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尹蔚民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十二五”期間要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在“十二五”期間一定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尹蔚民説,“十一五”時期社會保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時間畢竟還比較短,在公平性、流動性和持續性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對此,尹蔚民提出三項措施:

    一是在推進的方針上,首先解決制度從無到有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通過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保三項制度,可以做到在養老保險制度上的全覆蓋。

    二是在覆蓋人群上要由少到多,特別是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以及一些歷史遺留的突出問題,要著力解決。

    三是要解決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由低到高的問題,包括養老保險的待遇,也包括醫療保險的待遇。

    最低工資標準:將根據綜合因素調整

    在回答記者關於最低工資標準問題時,尹蔚民説,2010年全國有30個省區市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大約在24%。金融危機以來暫緩了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有兩年的時間沒有調,所以去年的增幅比較高。

    “今年以來已有6個省份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還會有相當多的省區市會繼續提高,這對於提高勞動者的報酬,特別是企業一線工人的工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尹蔚民説:“我們將根據經濟發展、物價上漲、企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等情況,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此外,尹蔚民還表示,將加快建立正常的職工工資增長機制。“這裡面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集體協商制度,通過集體協商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和增長幅度。作為主管部門,我們將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相關鏈結
· 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網絡促進執政“公開透明”
· 李盛霖:為內蒙古實施富民強區戰略提供交運保障
· 徐紹史:1000萬套保障房用地一定能做到應保盡保
· 交通運輸部:積極支持革命老區加快交通運輸發展
· 國資委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回應代表委員關注焦點
· 黃潔夫表示我國將逐步形成科學高效器官捐贈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