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陜西省創新新農合支付方式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3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自新農合製度啟動以來,陜西省把支付方式的改革作為制度鞏固和發展的重點,以其推動新農合製度的科學發展,讓廣大農民得到了實惠。

    據陜西省衛生廳合療處處長石崇孝介紹,傳統的項目付費與後付制,在有壟斷性質的醫療服務、市場經濟、第三方付費的背景下,表現的最大弊端就是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和管理監督難。對此,陜西省在新農合製度建設過程中,變後付制為預付制,變項目付費為按病種付費或者按診次付費。

    2004年,陜西省新農合管理部門嘗試用“住院單病種定額付費”模式進行新農合住院統籌管理,這一模式是針對某一病種,科學測算其醫療服務過程中合理髮生的費用總額,作為醫療機構接診該病種一例患者醫療服務收入總額和醫療服務需方的支付總額。支付總額再劃分為新農合支付額度和患者自付部分,由新農合經辦機構和患者共同負擔。患者住院之初只需繳納自付部分的費用,新農合補助由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結算。

    這一模式目前已在陜西省的104個縣全面實施。病種從最初設計的30余種發展到目前的76種。陜西省新農合住院患者按照單病種模式結算的人數由初期的不到5%發展到現在的25%。

    陜西省衛生廳副廳長范兵説,“單病種定額付費”模式的施行,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促進定點醫院的自律,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同時也節約新農合經辦機構的管理成本,保證新農合基金的安全。

    此外,陜西探索出的“診次總額預付模式”則使新農合門診統籌得以規範實施。“門診診次總額預付制”對門診醫療服務機構實行新農合定額補助,自主使用。定額既結合醫療機構前期的診療量,又結合這一機構同層次機構的綜合診次費用,還充分考慮門診統籌啟動後的潛在就診人群和一定時期的工作量變化情況。

    按照制度設計,定額一旦確定,協議期內原則不變。提供門診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的診次費用越高,醫療機構付出補助越多,而醫療機構得到的補助又相對固定不變,這樣醫療機構的結余就會減少。服務質量越差,就診人次越少,這樣,下一個協議的補助定額又會減少。這一辦法實現了診次費用與醫療機構收益挂鉤。

    目前,陜西省已有38個縣開展“診次總額預付制”,其中西安市臨潼區運行半年來,全區人次受益率為36.44%,全區鄉、村級定點機構門診均次費用分別下降8.8%和14.3%。在門診統籌相關制度的約束下,全區各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均使用統一的門診處方、病歷、日誌和票據,診療、用藥和收費行為日趨規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逐步改善和提高。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2700多萬農業人口有近2600萬參加新農合製度,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2010年參合率達到95%。2004年到2010年陜西省共籌集新農合基金108.5億元,累積補償支出95.5億元,基金使用率達到88%。累積住院補償657.8萬人次,門診補償3423萬人次。

    范兵説:“陜西通過支付方式的創新,調整參合農民、定點醫療機構、合療管理者三方的關係,已經形成一種健康目標一致、經濟利益制約、競爭秩序規範、自律機制突出的科學新機制。”

 
 
 相關鏈結
· 陜西:9月底所有衛生部門和機構必須實現全面禁煙
· 陜西與林業局簽署合作共建“綠色陜西”備忘錄
· 陜西召開信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當前信訪形勢
· 陜西將用5年時間實施學前教育骨幹教師培訓計劃
· 陜西啟動渭河南山支流綜合整治工程 投資30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