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台灣嘉義4月28日電(記者 顏昊 查文曄)台灣當局“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8日下午在嘉義舉行記者會,宣佈經專家勘察,27日發生的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事故無人為疏失因素,是樹木腐朽自然斷裂導致。
臺“農委會”林務局當天上午邀請台灣大學森林係王亞男教授和中興大學森林係王升陽教授、歐辰雄教授、曾彥學教授,組成專家小組,赴事故現場對樹種年齡、斷裂原因進行鑒定。
專家勘察後認為,砸中小火車車廂的這棵林木為殼鬥科的森氏櫟,而非先前“農委會”認定的青剛櫟,估計樹齡近百年。該林木幼齡時曾發生過折斷,再萌芽長出兩個主幹,在兩個主幹交叉處未完全癒合而産生腐朽,內部有白蟻痕跡。整棵樹木生長旺盛,外觀看不出腐朽跡象,近來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生長應力消失,在重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墜落。森氏櫟木材比重較大,墜落後的衝擊力較強,因此造成小火車翻車。此次斷裂意外,無法憑人力檢測和預防,屬自然現象。
據專家介紹,森氏櫟是台灣特有樹種,屬於殼鬥科大喬木,學名“赤椆”,是一種質地堅硬的喬木。
臺“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在記者會上表示,根據林務局的規定,阿里山森林火車鐵軌與周圍的樹木均保持5米的距離,並且一直都有專人沿途檢查行車安全。造成事故的樹木與鐵軌距離為8米,高度差十多米。“雖然對這一棵樹很難防範,但未來還是要在鐵路沿線防範類似事故的發生,林務局會邀請森林和鐵路方面的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將會同交通和林業專家研究擴大樹木與鐵軌的安全距離標準。
臺林務局稱,事故當天駕駛火車的正副駕駛員均持有當局核發的合格駕駛證明,正駕駛員更擁有29年的駕齡。林務局決定,阿里山森林火車暫停運營一週,以供林業、鐵路專家和嘉義地方檢察署繼續調查和改進安全措施。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屬臺“農委會”林務局管轄,是大陸游客最喜歡的台灣景區之一。阿里山森林鐵路全長71.4公里,從海拔30米的嘉義火車站,歷經3.5小時車程到達海拔2216米的阿里山火車站,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原用來運載木材,現改為觀光交通用途。在時隔8年之後,阿里山27日中午發生小火車翻覆事故,使這條鐵路的安全性再度遭到台灣媒體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