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5月23日電(記者柳新勇)記者從山西省農機局了解到,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的一塊“保護性耕作試驗田”18年裏畝均增産30%以上,在增加土壤肥力、節水增效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臨汾市堯都區保護性耕作試驗區是我國最早的保護性耕作試驗區之一,1992年6月由中國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機局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建成。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取得18年不間斷研究數據。
“保護性耕作試驗田”的研究結果顯示: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相比,平均畝産增加30%以上,每畝生産成本降低20至30元,減少2至3道工序,經濟效益明顯。保護性耕作還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風蝕,有助於減少沙塵暴;同時通過減少耕作工序,節省了燃油消耗,對發展低碳農業具有示範意義。
“保護性耕作投入不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卻十分明顯,在提高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作物産量方面效果顯著,我國應大大加強對保護性耕作的支持力度。”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説。
保護性耕作指用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採取免耕播種方式,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節本、增産、增收的效果。這一耕作方式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基本採用以機械化為支撐的保護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