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山東寧津人事改革引爭議:企業進人吃“財政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5月26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王海鷹、袁軍寶)正當許多地區出現大學生“就業難”之時,山東省寧津縣卻出臺新規,當地企業引進大學生,政府附送事業編制,這種既吃企業飯又吃“財政飯”的做法,引發社會爭議。

    事業編製成了企業引才“誘餌”,是否違反人事法規?地方政府是否有濫用權力之嫌?是否為事業單位進人腐敗洞開方便之門?圍繞一系列疑問,“新華視點”記者前往寧津縣調查。

    企業進人吃“財政飯”,是否違反人事法規?

    5月20日,80多名來自各地的大學生在寧津縣人事部門組織下,對當地部分企業進行了“考察”。如果雙方都滿意,大學生上崗後不僅能領到企業的正常薪酬,還能同時擁有事業編制身份吃“財政飯”。

    這種特別的人才引進方式,被當地人稱為“雙薪雙管”。據寧津縣人事局介紹,這一做法是為給縣裏的重點企業引進專業緊缺人才。

    寧津縣今年出臺的《關於為縣內重點企業引進特需專業本科以上畢業生的意見》解釋了“雙薪雙管”的含義:對來寧津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其戶口、檔案落在縣人才交流中心,免費保管;人事關係落在縣經貿局、民營經濟發展局等機關事業單位,享受相應事業人員工資,並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由縣財政承擔。

    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的鄧金明是“雙薪雙管”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他2009年本科畢業後有一份工作,聽説家鄉有這樣的優惠政策,就跳槽來到寧津縣的山東三嶺集團。目前他不僅能拿到企業每月2000元的工資,還能拿到縣裏每月發放的1100多元財政工資。

    縣人事局局長張世清説,去年通過“雙薪雙管”方式共招聘34名企業特需人才,今年計劃再招聘134名。按照規定,這些人員在企業服務期限為五年,服務期滿後可申請延長服務年限;服務期滿不願在企業工作的,統一安排到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寧津縣這一做法引來許多質疑:目前各地事業單位招聘“一崗難求”,寧津縣不經公開考試、僅靠企業滿意就能進入事業單位,是否違規?

    對此,張世清解釋説,中組部和人保部2010年12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規定:“公開招聘高層次、緊缺人才,可以採取直接考核的方式。”他認為,寧津的做法符合規定。

    據記者了解,寧津縣企業引進的大學生有的是市場營銷、英語等普通專業,是否能算“特需人才”呢?對此,張世清説,寧津一直欠發達,別的地方不“稀罕”,我們的企業卻需要。三嶺集團董事長倪國嶺也表示,去年招來的一批“雙薪雙管”大學生,現在已成了公司的重要科技力量。

    以事業編制“補貼”企業,地方是否“濫用權力”?

    在市場經濟下,地方政府以事業編制這種國家體制資源“補貼”企業發展,是否屬於公私不分、權力濫用?算不算新式的“吃空餉”行為?

    “這也是窮急了眼的辦法,是無奈之選。”張世清承認,“我們這種辦法,説白了,就是財政出錢給企業補貼。我是冒著天大的風險,來推動這一新舉措。”

    近年來,為推動經濟發展,寧津縣相關部門多次到企業調研。“反映最多的就是人才問題,許多企業都反映留不住人,讓政府幫忙想辦法。”張世清説。

    山東良星種業有限公司是當地的高新技術企業,年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因為企業招不來人才,前幾年一度準備遷走。公司董事長劉俊升説:“為了留住人才,我都幫著他們找對象,給他們操辦婚禮,但最後還是沒能留住。招來的十幾個本科生全都走了。”

    對此,張世清表示,近幾年縣人事局每年為企業新招大學生四五十人,但目前只留下了六七人。“90%以上流失了。主要原因是寧津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企業規模小,工資水平不高,沒有吸引力。”

    “大學畢業生看重事業編制,那就給他們事業編制。”張世清説。 “雙薪雙管”的重要意義在於解決了畢業生的“心態”問題。劉俊升認為:“光靠企業,解決不了大學生的身份需求。企業寧可多交稅,或通過其他渠道把這部分錢加倍返還給政府。”

    張世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招了34個人,每個人每月發放的財政工資只有1130元,一年還不到50萬元,相當於政府拿50萬元來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問題,“還是很划算的”。

    政府送事業編制,為進人“預留”腐敗路徑?

    寧津這一探索繞過了正常的考選,會不會給領導親屬進事業單位提供方便?在多地曝出“蘿蔔招聘”等事件後,人們有理由這樣懷疑。

    對此寧津縣人事局回應稱,企業招“雙薪雙管”大學生,在雙向選擇之後,縣裏對其專業及學歷進行審查,必須是正規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所學專業必須是縣裏重點企業急需的。招聘過程中紀檢部門參與,嚴格把關。

    據張世清介紹,2010年招聘的34名“雙薪雙管”大學生只有10名為寧津縣戶籍,其中9名父母親為農民或工人,只有1名大學生父親為事業單位職員。“這一政策臨時性強,不要説領導子女都不願意進工廠,即使有這個心,專業也不一定就符合要求。”

    事實上,寧津出臺這樣的政策,背後也有“急於出政績”的心態。記者發現,有著46萬人口的寧津縣去年地方財政收入僅1.75億元,還不如山東有些經濟強鎮的水平。縣財政收入原來在德州市還屬中上遊,但去年排名倒數第二。急於扭轉落後局面是縣領導的迫切願望。

    “要發展,土地、資金、人才是三大制約瓶頸,其中人才是第一位的。” 寧津縣委書記孫起生説,作為欠發達地區,特定時期如果沒有一些超常政策,很難扭轉被動局面。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企業招人政府給編制的措施會退出。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馬廣海認為,企業、事業、公務員……這種嚴格的社會身份劃分,是中國獨特的人事體製造成的。寧津的做法不失為“對體制資源的靈活運用”,有其可取之處。但一定要嚴格程序,審慎使用,避免腐敗産生。

    但一些專家則明確反對這種“探索”,表示不管出於什麼理由,繞過公開考選制度,用權力送事業編制,都必然滋生腐敗。因為政策設計留有巨大漏洞,隨意混崗使用,即使現在進人沒問題,不等於以後進人沒問題。

 
 
 相關鏈結
· 中組部推進幹部人事改革 完善黨內選舉制度
· 全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座談會在青島召開
· 本網綜合:2011年4月份重要人事任免回顧
· 公安部:深入推進公安機關領導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 2011年全國衛生人事人才工作會議28日在北京召開
· 尹成基:推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年內出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