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部分水面“退後”數百米
漁業生産受較大影響
新華社南京5月29日電(記者陳剛)持續乾旱“縮小”了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的湖面。在江蘇盱眙縣洪澤湖沿岸,部分沿岸水面已經“退後”七八百米,當地漁業生産受到較大影響。江蘇省防指提供的數據顯示,29日,洪澤湖蔣壩水位已經為12.07米,低於常年水平0.43米左右,較前期又有所下降。
“原來水面一直靠近岸邊的,現在淺灘全部露出來了,我們要推著小船幾百米下去才能下網。”27日,江蘇盱眙明祖陵鎮漁民朱翠霞指著已經“退後”的洪澤湖湖面説。在明祖陵鎮洪澤湖沿岸,多處沿岸水面較常年“退後”了數百米,記者見到,暴露在日光下的一處淺灘上,靠近岸邊的湖底已經龜裂,離岸邊四五百米處成片的湖底水草也全部裸露,還可以看到一片片的貝類和零星的死魚。
朱翠霞説,今年旱情越來越嚴重,他們能捕到的魚蝦也越來越少,少的時候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
乾旱不僅影響當地捕撈業,水産養殖也受到較大影響,當地養殖大戶王朝文説,今年的龍蝦産量要減少三分之一。“塘口水面縮小了三分之一,水位太淺,連小船也很難通行,只能肩挑手提。”王朝文説,他眼看著養在湖邊兩條岔河中間小島上的龍蝦運不出來,只能幹著急,“不少老客戶都等著,也沒辦法。”
明祖陵鎮水産技術服務站站長王先偉説,該鎮18000畝水産養殖面積普遍減産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採取的主要措施是積極疏通渠道,從洪澤湖引水。
記者從江蘇省盱眙縣水務局了解到,由於持續乾旱、上游來水偏少,淮河盱眙段水位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轄區內河庫儲量普遍遠低於常年。盱眙淮河大橋附近,原先沉在水底的石頭已被曬得發白,一個指示船隻航行的航標基座完全露在石灘之上。在淮河盱眙段老船塢附近,部分沿岸河床乾涸,當地漁民説,如果再不下雨,不僅漁民的生活難以為繼,淮河的正常通航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29日,盱眙段淮河水位為12.10米。4天前的25日,這裡的水位是12.16米,在當地淮河主航道,一些貨船無法正常靠岸,被迫將船內貨物駁接分散以便順利卸貨,當天,五六百噸位的貨船尚可順利航行,再高噸位的船隻已很難通行。
今年3月以來,江蘇全省降水持續偏少,長江、淮河流域來水普遍減少,淮河出現斷流,江蘇淮北、江淮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及西南部地區出現旱情,部分地區達到6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