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創美好生活 共享發展成果
——寫在第四次全國殘疾人事業工作會議召開之際
“‘十一五’的五年是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全面完成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規定的各項任務指標,殘疾人事業取得顯著成就,殘疾人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王新憲説。
“十一五”時期,我國有1037.9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特殊教育學校發展到1705所,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城鎮新增殘疾人就業179.7萬人次;接受社會救助的城鄉殘疾人達到5861.3萬人次,累計扶持618.4萬人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解決溫飽問題……這組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殘疾人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新成就。這其中,無不傾注著黨和國家的殷切關愛。
政策推進 發展帶來新契機
發展殘疾人事業,不僅需要幫助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而且要著眼宏觀,為殘疾人生存、發展創造更大空間,要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努力為殘疾人生存和發展提供穩定的制度性保障,給殘疾人帶來長久的福祉和實實在在的利益。
“十一五”期間,一系列重要措施陸續出臺,在殘疾人事業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第一次以黨和國家的名義,提出了促進和保護殘疾人權益的總體要求和重大措施。
2010年3月5日,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社保和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15年建立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基本框架,使殘疾人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就業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
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殘疾人就業條例》等一批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完善了維護殘疾人權益的法規體系。
《關於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將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範圍的通知》、《盲人醫療按摩管理辦法》、《陽光家園計劃》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運營、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殘疾人駕駛汽車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涵蓋殘疾人事業各業務領域的地方性政策法規密集出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給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多措並舉 實事惠民千萬家
“十一五”期間,通過全面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殘疾人生存發展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殘疾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康復是殘疾人身心功能的一種回歸,是殘疾人全面發展的基礎。“十一五”期間,大力推進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在831個市轄區和1676個縣(市)開展了社區康復工作,累計建立社區康復站14.5萬個,配備32.9萬名社區康復協調員。1037.9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
提高殘疾人的教育水平,已成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特殊教育設施建設的投入,中央投入資金35億元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特殊教育學校930余所。特殊教育學校發展到1700多所,義務教育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達到2700多個。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殘疾人的基本權益。“十一五”期間,城鎮新增殘疾人就業179.7萬人次,376.5萬人次殘疾人接受了職業教育和培訓。
殘疾人是最困難的社會群體之一,殘疾人狀況是民生冷暖的重要指標。292萬城鄉殘疾人獲得臨時救濟,160.3萬城鄉殘疾人得到定期補助。城鎮殘疾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74.4%,農村殘疾人參加新農合比例達到96%。政府為參加新農保的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新農保試點地區持證殘疾人參保率達72%。
中央和地方加大對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的投入力度,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網絡初步建立。截止到2010年底,全國已竣工並投入使用的各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共計2544個,在建項目共計428個,籌建項目共計223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的殘疾人基本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成為廣大殘疾人的熱切要求。截至2010年底,在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及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中,共建立47個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國內外演出700多場。積極開展殘疾人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舉辦全國性殘疾人體育賽事100余項次。殘疾人運動員在重大國際體育比賽中奮勇拼搏,奪得1100多枚金牌,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志願助殘活動廣泛推進,助殘志願者發展到530萬人。對殘疾人實施法律救助,提供法律服務,打擊侵害殘疾人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殘疾人權益得到更好保障。100個城市開展了創建無障礙城市工作,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明顯提高。
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殘疾人事務,開展殘疾人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國政府積極參與並推動《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制定,為國際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和人權狀況的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成功舉辦北京殘奧會、上海特奧會和廣州亞殘運會。上海世博會首次設立了殘疾人生命陽光館,向全世界宣傳我國殘疾人事業的成就和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展示我國重視人權保障和社會發展的良好形象。
顯然,在我國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大背景下,殘疾人事業發展正乘勢而上,大步前行。
滿懷信心 激情憧憬“十二五”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為廣大殘疾人構築了一個新的希望。
未來五年,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將被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生活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未來五年,將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未來五年,將建立起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為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提供200萬人次補助;未來五年,將安排城鎮100萬殘疾人就業,扶持1000萬農村貧困殘疾人改善生活狀況;未來五年,“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離我們不再遙遠,穩定增長的殘疾人事業投入保障機制的建立,給殘疾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員,殘疾人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和無窮的創造力,與健全人一樣都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殘健共融,是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文明標誌,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一個閃光點,更是改善民生的一個重點。(記者 潘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