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余曉潔)今年初,科技部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佈通告,撤銷西安交通大學原教授李連生等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決定,收回獎勵證書,追回獎金,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有怎樣的制度設計?2011年度推薦和評審工作進展如何?怎樣最大限度保證國家科技獎勵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
6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獎勵辦)首次允許媒體短暫觀摩初評現場。11日,獎勵辦主任鄒大挺就上述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獎勵制度日益健全,評審程序力爭公開、公平、公正
記者: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基本框架是怎樣的?
鄒大挺:目前實施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其基本框架和結構是根據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建立的。按照科學技術部令《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施行。
國家科技獎勵堅持依靠“專家獨立科學民主決策”的基本評審制度,有一整套規範的評審程序。以社會普遍關注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為例,主要工作流程為:項目推薦(推薦單位)→形式審查受理(獎勵辦)→初評(隨機遴選專家網絡評審、專業評審組會議初評)→評審(各評審委員會)→審定(獎勵委員會)→報批頒獎(科技部、國務院)。
此外,對受理和評審結果實行三次公示,設異議期接受社會監督;有專門的科學技術獎勵監督委員會,負責對評審程序和紀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目前,國家科技獎有120余個推薦機構,4萬多名評審專家。
推薦單位(專家)為推薦項目(人)真實性第一責任主體
記者: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實行推薦制,在“把好推薦關”方面2011年有哪些新舉措?
鄒大挺:我們明確推薦單位和推薦專家是推薦項目(人)真實性的第一責任主體。各推薦單位必須建立推薦公示制度,加強審查把關。
國家科技獎有兩種推薦方式,一是由省市、國務院部門和解放軍各總部,以及經科技部認定的學會、協會等單位推薦;二是由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或3名以上院士聯名推薦。在原有的推薦單位、專家對報獎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查的基礎上,2011年增加了推薦公示和推薦單位的推薦材料報經省部級領導機關或主管領導、法人代表審批兩方面工作。
今年118個推薦單位,推薦前全部進行了推薦公示,被推薦項目被要求在主要完成人所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有的推薦單位根據公示反饋,調整了報獎項目並進行了二次公示。公示無異議或經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項目方可推薦報獎。
評審專家表示,評審會現場越來越安靜、乾淨了
記者:截至目前,2011年度的評審工作進展如何?
鄒大挺:堅持標準,嚴格評審;實事求是,公正評審;恪守誠信,廉潔評審。這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在評審中遵循的原則。
今年的評審工作正處於初評階段。共受理推薦最高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人選25人,三大獎項目1151項。經填寫材料的合規性審查,發現有20個推薦項目因成果完成不滿三年、重復報獎等原因,未通過形式審查,不予受理。3月22日,獎勵辦對正式受理的國家三大獎項目進行了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根據獎種特點增加公告內容。在原來只公佈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等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自然科學獎增加主要學術代表作、主要完成人貢獻,技術發明獎增加擁有授權的知識産權情況,科技進步獎增加項目推廣應用情況。
此外,嚴格把好初評關,今年對項目答辯順序、評議程序等方面進行了較大改進,現場採取嚴格封閉措施。如初評當天由專家隨機抽取答辯順序;除投票外,增加打分環節,評委提交打分結果並簽字確認,現場打印匯總,組長簽字確認等。
5月中下旬進入初評以來,我們高興地聽到一些反饋,評審專家們説今年的評審會打手機、發短信的沒有了,整個評審環境安靜、乾淨。
對學術造假零容忍,並無限期追究
記者:獎勵辦如何對待學術造假?如何處理異議?
鄒大挺:獎勵辦對學術造假零容忍,查實存在學術造假的,最高懲罰就是取消評審資格。對於已經得獎的,不管今年得的獎,還是十年前得的獎,只要有證據表明確實造假就會被無限期追究。
獎勵辦一直以來認真對待社會反映意見,切實加強項目異議處理工作。
比如,主動向監督委員會彙報,聽取意見和建議。對署明異議方真實姓名和通訊地址的實名異議,按照程序規定,先轉交推薦單位調查處理並提出意見,再將雙方意見和推薦單位意見錄入系統,提交評審組審議。對於匿名異議,如內容事實和線索可核查,參照實名異議處理。對於盜用他人名義及匿名異議又無具體線索的,不予立項處理。
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好國家科技獎,國家有要求,科技界寄厚望,公眾高度關注。獎勵辦將進一步探討加強國家科技獎勵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辦法,研究國家科技獎勵宏觀政策層面的問題。如國家科技獎勵的數量佈局和指標分配辦法、評審專家隊伍基礎建設、科學合理設立評審組和遴選專家機制等。
目前,已經形成了一些初步意見,正在徵求各方面意見。時機成熟時,會及時向社會通報。
國家科技獎勵辦五項措施嚴防評委名單泄漏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余曉潔)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鄒大挺日前在京透露,今年採取五大措施,嚴防評委名單泄漏,最大限度保證評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正處於初評階段。
這五項措施一是實行專人管理,評審階段封存工作人員個人移動電話。二是壓縮評委通知時間,確定並通知評委開會的時間從10天縮短為5天。三是報到由專人負責,試點評委代碼報到制度,評委簽到表裏只登記唯一代碼,不登記姓名。四是評委手機會議時段實行集中管理,會場屏蔽手機信號。五是增加評委與工作人員的相互評價機制。
據鄒大挺介紹,今年對評審委員明確提出三方面紀律要求。
一是堅持標準,嚴格評審。杜絕降低標準“湊指標”的行為,不符合條件和標準的不應獎勵;反對“搭車”等不端行為,候選人明顯不符合條件的項目不應獎勵;反對弄虛作假等學術不端行為,推薦材料和答辯材料虛假的項目不應獎勵等。
二是實事求是,公正評審。評審實行回避制度,與被評審的候選人及候選項目有利害關係的評審專家應當回避等。
三是恪守誠信,廉潔評審。專家在評審前簽署誠信評審承諾書;專家不得利用評審委員的特殊身份,為候選人獲獎提供便利;發現推薦項目候選人或候選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遊説評委等不正當活動的,應及時向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報告等。
根據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種。每年評審一次。
國家科技獎勵評審會首度揭開“神秘面紗”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余曉潔)夏至已近,北京四環外一家賓館。
這裡有一份沒有名字的簽到名冊。每個評委一串代碼,一個房間號。
他們簽下一份很薄但“沉甸甸”的誠信承諾書:不向任何單位、人員透露評委身份;不利用評審專家的身份、影響,為評審對象獲獎提供便利;不謀取任何可能妨礙公正評審的不正當利益,如索取或接受評審對象及相關人員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等。
這是一個和高考考場一樣高度封閉的評審會場,佩戴胸牌的評審委員進入會場前必須將手機交由警衛保管。一台解放軍保密委技術安全研究所研製的“移動電話切斷器”紅色顯示燈亮著。
室內,現代服務業信息化領域的20多位評審專家一邊認真聆聽答辯人陳述,一面通過投影儀看項目演示文稿,時不時地審閱各自前方的電腦裏的項目材料。15分鐘陳述完畢,評審專家和答辯人你來我往激烈的電話遠程問答進行了10分鐘。
一年一度備受社會關注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正處於初評階段。本週末,國家科技獎勵初評會首次允許媒體短暫現場觀摩,揭開了“神秘面紗”。
“今年評審會打電話的沒有了,發短信的沒有了,安靜了很多,乾淨了很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鄒大挺説。
與往年不同,今年評審採取“隨機雙盲”方式遴選專家和確定工作人員。
“所謂雙盲就是項目答辯人既不知道評審專家是誰,也不知道工作人員有哪些。”鄒大挺説,參加評審的項目當隨機確定答辯順序,保證項目答辯安排的公平性。
今年初評會增設打分程序,評委對項目打分,提交打分結果並簽字確認。工作人員現場匯總打印,組長簽字確認。然後,組長主持對項目答辯過程中不清晰之處或有異議的項目進行討論。
最關鍵的一環是投票表決。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下達的指標,以一次性、記名、限額投票表決産生初評結果。
初評會上各位評委的打分情況和初評結果被實時傳輸到一間計算機中心,數據被及時保存。
根據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種。每年評審一次。
“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好國家科技獎,國家有要求,科技界寄厚望,公眾高度關注。獎勵辦將不斷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工作的思路和辦法。”鄒大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