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依法治國鑄偉業——記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20日 09時3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李興文、崔清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成為2011年4月至5月間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截至5月31日24時,中國人大網徵求意見系統收到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超過23萬條,創全國人大立法史上單項立法徵求意見數之最。

    5月20日,來自山西省長治市潞安礦業集團常村煤礦工人王垠受邀走進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其他15位公眾代表一起,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有關方面負責人面對面提出他們對修改個稅法的意見。王垠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中國人大網上提交了關於個稅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見後不久,他便接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邀請他來座談的電話,“我們單位領導起初不相信,後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通過山西省人大機關發函,領導才給我準了假。”

    王垠説,他深切地感受到我們國家正在“依法治國”的軌道上快步前行。

    這是一個覺醒重生的年代——

    走出“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中國,無比熱切地呼喚著民主和法制。“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1978年12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擲地有聲的講話,撥正了法制建設航向。

    作為撥亂反正、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歷史性轉變的重要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鄭重地提出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偉大任務,確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十六字方針,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開啟了嶄新征程。

    時不我待,分秒必爭。1979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剛剛成立,就著手選舉法、地方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的修改和起草,創造了4個月制定7部法律的立法佳話,邁出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步伐。

    這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

    “加強立法工作,特別是抓緊制訂與完善保障改革開放、加強宏觀經濟管理、規範微觀經濟行為的法律和法規,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1992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也確立了法制建設的新方向。

    1997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陳勝華説,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任務,到十五大明確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這是黨深刻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為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平穩推進改革開放大業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這是一個科學發展的年代——

    2003年10月,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新征程。

    物權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食品安全法……一批法律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宗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表示,立法重點由經濟向社會的轉變,反映了中國進入小康社會以後強烈的社會需求。

    百轉千回,夢想成真。到2011年2月,我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現行有傚法律239件、行政法規70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一個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數十年不懈求索,實現歷史性跨越。從“無”到“有”,中國共産黨領導億萬人民不懈奮鬥,如期實現“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宏偉目標。這標誌著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與改革開放同行,與國家發展同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形成過程中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出回應,又有力引導推動了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1979年,中國的立法者大膽先行,制定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這部只有15條的法律向世界宣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在不斷完善的法制保障下,外資企業在中國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從改革開放到2010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

    2003年,行政許可法的出臺引發了行政領域的“一場革命”。近10年間,國務院各部門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000多項,地方各級政府取消和調整77000多項,佔原有項目總數的一半以上。政府辦事更快捷、更方便、更省錢,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切身感受。

    2010年,在億萬百姓滿含期待的目光中,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社會保險法。這部社會領域的綜合性大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關係隨本人轉移。在東莞務工的湖南省華容縣農民工陳婕説:“這部法律的出臺,方便了我們回到家鄉接轉養老保險,讓我們外出務工人員消除了後顧之憂,吃上了‘定心丸’。”

    從經濟領域到社會領域,從約束公共權力到保障個人合法權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各項法律制度日臻完善,改革開放的偉業順利推進,百姓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有了切實的法律保障。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進光博士説:“從無到有,從不完整到完整,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裏,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背後的艱辛,非一般人所能體會,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輝煌的成就!”

    面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圖大業,中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進程,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相關鏈結
· 胡錦濤:推進依法行政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 胡錦濤強調:推進依法行政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 兩會綜述:新的起點上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 2011年全國兩會述評:鑄就社會主義法治新豐碑
· 新中國60年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加強成就顯著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