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青藏鐵路助力雪域高原進入“鐵路經濟”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7月13日電(記者文貽煒、梁君茜、何偉)午後的陽光細密地從屋檐灑下,76歲的藏族老人次讓央宗照例為自己心愛的鮮花澆水。在他的悉心養護下,花盆內一簇簇的花兒開得正艷。

    次讓老人的家位於拉薩火車站附近的柳梧村。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後,大批中外遊客涌入西藏,次讓老人的3個兒子瞅準商機,做起客運生意,從此走上致富路。

    “我們過去以放牧為生,住的都是土坯房,院內還有牛圈羊圈。兩年前,我家蓋起了兩層小樓,住著非常舒服,心裏也亮堂了。”次讓老人説,他家一年至少能收入七八萬元。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後,帶動了沿線的旅館業、餐飲業、商業和旅遊業基礎設施發展,越來越多的藏族農牧民吃上“旅遊飯”。如今,旅遊業已逐漸成為青藏兩省區的重要支柱産業。

    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柳梧鄉柳梧村村主任達瓦桑布説:“青藏鐵路通車以來,柳梧村改變了過去以農牧業為主的生産方式。村民們紛紛辦起了客運、商店、農家樂、家庭旅館等,獲得了豐厚的疊加效益。”

    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苗肖華介紹,青藏鐵路全線開通5年來,公司累計運送旅客4100多萬,運送貨物1.8億多噸。

    “青藏鐵路通車後,鐵路運價為每噸公里0.12元,遠低於公路運價,大大降低了進出藏物資的運輸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青藏兩省區的商品競爭力,一大批具有特色優勢的産業集群迅速形成。”西藏拉薩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布次仁説。

    依託青藏鐵路,青藏高原的特色農牧業、生態旅遊業、藏醫藥、民族手工業以及綠色食(飲)品業等一批特色産業得到空前發展。被譽為“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鹽化、石化等資源得到循環式開發,西寧、格爾木、那曲、拉薩等一批綜合物流園區相繼建成並迅速發展。

    由於鐵路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及運輸效能的極大提高,青藏鐵路沿線也正在形成一系列像慶華工業園區一樣的新興經濟帶,青藏兩省區已邁入“鐵路經濟”時代,各族群眾因此得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青海慶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許常寧説,總投資逾25億元的慶華公司是青海“煤-焦—煤化工”循環經濟産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試點項目。目前,這個工業園區的焦炭年産能達86萬噸、洗精煤年産能達300萬噸。

    “今後幾年,二期項目建成後,焦炭産品和洗精煤都要達到1000萬噸。”許常寧説,“如果沒有青藏鐵路的運力支持的話,運營這麼大的一個煤焦化企業是很困難的。而且,當初之所以把企業建在這個地方也是看中了鐵路運輸的便利。”

    青藏鐵路公司察汗諾站站長劉文剛介紹,青海慶華煤化工業園區所依託的察汗諾車站過去只是一個三等貨運中間站,現已發展成為青藏線上最繁忙的車站之一,日卸貨量達2萬噸。

    “去年車站貨物發送量為240萬噸,運輸收入達2.1億元;今年貨物發送量預計達到360萬噸,運輸收入有望突破4.7億元。”他説。

    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行署專員譚勇壽認為,青藏鐵路通車後,其沿線不僅形成了新的經濟帶,還出現了現代商貿物流中心。這就為當地百姓就業或出售牲畜提供了機遇,青藏鐵路成了青藏高原各族群眾的“幸福線。

    調查顯示,在2005年的拉薩市場上,一噸煤炭的價格為700多元、一噸水泥800多元,其中運輸成本就達500元至600元。

    青藏鐵路通車後,由於運輸成本低廉,品種繁多的商品大量涌進西藏,使得西藏的物價總水平逐步下降,減少了居民的消費支出,各族群眾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于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的青藏鐵路,起自青海省西寧市,終點為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多公里,穿越凍土地段55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里程最長、所處環境最為惡劣的高原鐵路。

 
 
 相關鏈結
· 青藏鐵路通車運營五年來創世界凍土鐵路時速之最
· 青藏鐵路通車五年來成為青藏高原的“綠色天路”
· 青藏鐵路正成為高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 青藏鐵路通車5年來運輸旅遊者突破1000萬人次
· 我國未來5年將依託青藏鐵路推進西部鐵路網建設
· 獻給高原的“哈達”——青藏鐵路通車五週年之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