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24日電(記者 林紅梅、陸文軍)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8月24日在上海召開,4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救生組織和相關行業及機構的代表齊聚上海,共同交流海上人命救助經驗,共議海上人命救助重大課題,深入商討保障海上人命持續安全的大計。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歡迎詞中高度評價救助聯盟為保障海上人命、財産安全和保護海洋環境所作的重要貢獻,向所有關心支持海上人命救助事業的各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翁孟勇説,扶危拯溺、善行天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公元12世紀中國就有了水上人命救生組織——救生會,拯救落水難民。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更是加大對專業救助力量建設的投入,動員民間、社會和軍隊的各種力量和資源來推進這一事業發展。同時,中國交通運輸部積極與聯盟和各國海上救撈機構開展廣泛交流合作,與國際同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作為首個承辦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的亞洲國家,此次大會在中國舉行反映了聯盟對中國救撈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國際同行對中國海上人命救助事業發展的充分肯定。
翁孟勇表示,此次大會恰逢中國專業救撈組織創建60週年之際,必將對中國海上人命救助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願與各國同行一起,不斷加強交流合作,切實履行人命救助、財産救助和環境救助的崇高使命,為促進“航運更便捷、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潔”作出應有貢獻。
聯盟主席邁克爾·烏拉斯托表示,中國救撈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及特色發展令同行震驚、世人矚目,在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中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世界海上人命救助中的重要力量。“中國救撈”品牌已經發揮和正在發揮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也給世界海上人命救助事業帶來生機和活力。
據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介紹,中國政府一貫積極支持開展搜救國際合作,是國際搜救衛星系統的地面提供國之一。通過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和中國救撈,同許多國家保持了雙邊交流與搜救合作。目前,中國救撈擁有近萬名員工,配備了200余艘專業救助打撈船舶和21架專業救助航空器,建立了21個救助基地。自2003年中國政府組建救助打撈局以來,共計救助出動10423次,挽救海上遇險人員57145名,救助遇險船舶4114艘,打撈沉船1744艘,獲救財産總價值達700余億元。
這次大會由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主辦、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和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承辦。
守護海上生命平安
——寫在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開幕之時
新華社上海8月24日電(記者 林紅梅、陸文軍、何欣榮)“今天,世界海上人命救助界的負責人共集一堂。我們願與各國一起,共同探討,提高海上人命救助的能力。”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此間開幕的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開幕式上如是説。
中國救撈誕生60年來,弘揚“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危急時刻衝上去,救人脫險,把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播撒在大海上。
海上救生全球重視
人命救生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為了對海難發生時能及時進行救助,《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規定:“各締約方須保證對任何海上遇險人員提供救援。提供救援須不考慮這種人員的國籍或身份,或者遇險人員所處的情況。”
這一公約是參加國之間具有強制性質的必須履行的公約。中國政府于1980年簽署了公約,承諾對發生在北緯10度以北、東經124度以西的南中國海搜救責任區和西北太平洋共管搜救責任區內的海難事故,給予人道主義救助。
海上救助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代表著一個國家在全球海事界中的地位。在國際海上人命救生舞臺上,中國雖然是大國,但多年來屬於“小字輩”。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幾乎沒有打撈力量,沒有像樣的打撈工程船。為了清除航道裏的沉船、水雷,經國務院批准,1951年8月24日,“中國人民打撈公司”在上海成立,新中國第一支救撈隊伍從此誕生。這支白手起家的隊伍只有120名職工,設備只有一條125千瓦的“盤山”小拖輪和十幾隻小平駁。
1973年,一艘希臘貨輪“波羅的海克列夫”號在台灣海峽遇險,中國無力救助,貨輪沉沒,14人失蹤。此後,中國政府組建起上海、煙臺、廣州三大救撈局,撥款造船,中國初步形成海上救撈體系。
1999年11月24日,中國煙臺海域發生了“大舜”輪沉沒海難事故,死亡282人。“大舜”輪事故拉開了中國救撈體制改革的大幕。2003年6月28日,我國救撈系統三個救助局、三個打撈局分別成立,在交通部救助打撈局的統一領導下,擔負起各自轄區救助與打撈的職責。
打造專業救撈隊伍
體制改革後,國家救助隊伍吃上了“皇糧”,成為由國家財政支助的正規軍。全系統實施準軍事化管理,針對海上人命救助的特點,制訂船員和飛行員的訓練和培訓方案,高標準、嚴要求地進行日常訓練。
按照“關口前移、崗哨加密、動態待命、隨時出擊”和“搶佔制高點、以快制勝”的戰術思想,對全系統的救助力量進行部署:將全天候大功率救助船舶移出港內基地碼頭,盡可能靠近海上通航密集水域和交通要道、海上事故多發水域;救助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配合在海上執行動態值班待命。
訓練、訓練再訓練,專業、專業再專業。在交通運輸部救撈局的統一部署下,三大救助局、三大打撈局,四大飛行隊掀起了專業化建設的熱潮;同時,新船新飛機,一艘艘、一架架地投入救撈的值班體系中。中國救撈目前已崛起為國際上一支重要的海上人命救生力量。
在裝備上:救撈系統已經擁有專業救助船艇76艘、專業打撈船舶123艘,自有和租用救助飛行器20架,擁有救助基地21個、飛行基地11個,是一個總資産達到131億元的龐大行業,有船有飛機。專業救助船比5年前增加了97.4%;打撈船新增了64%,飛機增加了137%。
在隊伍上:救撈系統完成了歷史上首次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了特殊崗位人員津貼收入分配機制,共引進、培養高級船員957名、潛水員66名、救撈工程技術人員100名;飛行隊組建之初只有2名軍轉飛行員和2名機務維護人員,目前已擁有飛行員39名,救生員、絞車手41名,機務維護人員89名,空管、氣象、通信導航人員36名,專業技術人員佔飛行隊人員總數的比例達到55%。飛行隊已經能夠自主完成新飛行員轉機型、轉升等級和海上搜救駕駛技術的理論和飛行的教學工作和救生員、絞車手的培訓工作,能夠獨立完成飛機年檢等複雜的機務維護工作。
在技能上: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1490項,在救助局和飛行隊全面實行了準軍事化管理,在打撈局全面推行業績考核制度和年薪激勵機制。
中國海上立體救助體系初具規模。在渤海灣、長江口、台灣海峽、瓊州海峽、西沙等重點海域,救助飛機可隨時起飛,快速救助,完成了重點海區全面覆蓋的目標。依託沿海的11個飛行基地,設立了59個飛行起降點,初步建成了我國沿海陸島空中救援網絡,對多數海中孤島可實施及時救助,拓展了飛行救助功能。
中國特色救撈發展之路
除了看得見的數字外,中國救撈創新了一系列理論和經驗,築成了一條中國特色救撈發展之路。
“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被發揚光大;“堅持救助與打撈並重;堅持實戰與訓練並重;堅持救助與宣傳並重;堅持管理與發展並重;堅持穩定與改革並重”的“五個並重”,成為救撈日常的指導思想;形成了救助隊伍、打撈隊伍、飛行隊伍三位一體的隊伍建制;承擔了人命救助、環境救助、財産救助三位一體的崗位職責;具備了空中立體救助、水面快速反應、水下潛水打撈三位一體的綜合功能,“三個‘三位一體’”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綜合實力強勁,可應對海上發生的任何類型的事故災難,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找不到類似中國救撈這樣功能齊全的專業救撈隊伍。
我國每年有100多個國家地區的船舶航行于我國水域。隨著運輸、旅遊、資源開發等用海活動的大幅度增加,海上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在持續加大,重大溢油風險不斷提升。颱風肆虐,地震頻發,海嘯頻現,使人命救助、公益性搶險打撈麵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與國家的需要相比,中國救撈仍有很大差距。
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局長宋家慧表示,按照“適應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發展安全保障的需要;適應國家反恐和安全防範應急反應的需要;適應國家重大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緊急救援的需要”,中國救撈在“十二五”中繼續成為國家支持的重點,努力將中國救撈建設成為精幹實用的國家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到2020年,專業救助力量將覆蓋我國所有管轄水域和搜救責任區,重點水域形成救助力量的多重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