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雲南實施“綠色超級稻”項目以實現水稻生産目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27日 16時4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8月27日電(記者 吉哲鵬)目前,地處西南邊疆的雲南省正在實施“綠色超級稻”項目,為老少邊窮地區引入新良種進行試種,以實現“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産”的水稻生産目標。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要實現水稻産量可持續增長的目標,需要解決水稻生産中面臨的病蟲害、過量使用化肥、水資源匱乏等問題。2008年1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國內外10余家科研單位,與蓋茨基金會簽訂了“為中國西南地區、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脫貧培育綠色超級稻”國際合作項目協議書。目前,這一國際合作項目頭3年目標已完成。

    在“綠色超級稻”等項目資助下,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和地方農業部門在省內多個地區對30個水稻品種(係)進行了引種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中,“雲粳31號”在昭通、劍川、尋甸、施甸4個試點的平均畝産達721.5公斤,比對照品種畝增産84公斤,還表現出穩産、抗病特性。今年,滇東北昭通市已經推廣種植“雲粳31號”4萬畝,替代了多年種植的品種。同時,受市場歡迎的香軟米“雲粳29號”在曲靖、保山等地已累計示範推廣1.1萬畝。

    近日,國際水稻界權威專家專程來到雲南,走進田間仔細觀察當地引種推廣的新品種水稻生長情況,對雲南“綠色超級稻”項目實施效果予以肯定。世界糧食貢獻獎獲得者、國際水稻研究所原首席科學家庫什説,“從考察情況來看,‘綠色超級稻’推廣減少了氮肥用量,提高了稻米質量和産量,還減少了病蟲害發生,有利於改善當地生態環境。”

 
 
 相關鏈結
· 黑龍江墾區糧食總産將突破400億斤 水稻250億斤
· 玉米已成為湖南省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
· 洞庭湖區:旱情危急 水稻無水可用 部分早稻絕收
· 江西正式啟動水稻防早衰工程 確保糧食穩定增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