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楊維漢、查文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全文于3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對於草案中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涉及監視居住或羈押後通知家屬的條款,引起人們一些討論。
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熟悉刑事訴訟法修訂工作的法學專家。專家表示,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等內容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護。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重大賄賂犯罪,監視居住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
草案還規定,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監視居住的原因和執行的處所,在執行監視居住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一些意見認為,“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以及“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也可以成為對當事人實施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後,不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家屬的理由。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敏遠表示,從修訂草案的措辭表述可以看出,偵查機關在指定居所執行監視居住優先考慮的是通知嫌疑人家屬。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人身強制措施分為兩類:剝奪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拘留與逮捕;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監視居住與取保候審。
監視居住是偵查機關對於因不符合條件,不能或不適合採取逮捕等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採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一般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進行。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英輝表示,採取監視居住措施首先是為了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防止嫌疑人出現逃跑、串供、毀滅證據等妨礙訴訟的行為或者繼續犯罪。
他説,如果是在居住處所以外指定居所進行的監視居住,首先對案件性質有著嚴格規定,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案件才可以採取此類措施。此外,採取這種措施需要嚴格的審批程序。
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指定居所監視其居住後,如果通知其家屬可能會妨礙偵查或者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那麼公安機關可以暫時不予通知。王敏遠説:“即使這種暫不通知的情況也不會成為常態,這已成為我國法律界的共識。”
1996年制定的現行刑訴法規定,拘留或逮捕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公安機關應當把拘留或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羈押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有關條款中,以通知家屬為原則,又對幾種不通知的例外情形予以了明確規定,王敏遠表示,這對於保護犯罪嫌疑人的人權是進一步加強而非削弱。從措施的嚴厲程度來看,監視居住等非羈押措施比拘留和逮捕等羈押措施要柔和得多。
對於一些擔心偵查機關以監視居住作為變相羈押的意見,專家表示,監視居住只是偵查機關為便於偵查而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監管形式,並不能代替羈押,在監視居住期間偵查機關不能放棄偵查責任。
在一般的監視居住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離開住所、會見他人須經執行機關批准,且須隨傳隨到,但其日常的工作、學習等權利是受到保障的。
宋英輝説:“刑事訴訟法修改的重要目標是在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之間尋找平衡點。刑事訴訟法的修訂也符合有關國際公約倡導的以非羈押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的精神。”
王敏遠表示,我國的立法實踐正越來越重視保障公民權利,對施用於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強制措施採取更加謹慎態度,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還規定,對於符合逮捕條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因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