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篇佈局 規劃未來——中俄總理第十六次定期會晤成果述評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徐松 劉華)中俄總理第十六次定期會晤11日在北京舉行,雙方于12日發表聯合公報,公佈了兩國在經濟現代化、旅遊、農業、質監、金融、軍技等領域簽署的一系列合作協議,併為未來兩國在經貿、人文交流和國際事務等方面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從此次定期會晤透露出的信息來看,目前中俄兩國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互信,而在經貿合作方面,除了繼續鞏固發展傳統能源合作之外,雙方還著眼于實現兩國經貿合作結構的多元化,積極引導兩國企業在諸如金融、投資、高科技、農業、環保等其他領域拓展合作。在雙邊、地區和國際層面上,兩國著眼于開展更高水平、更大規模的合作與協調,保障共同利益,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政治互信前所未有 人文合作亮點頻現
俄羅斯總理普京在訪華期間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俄中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兩國在政治領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信。普京這一極高評價可以説是對現階段中俄政治關係的精準概括。
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0週年。這10年,是中俄關係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10年。今年6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成功進行了歷史性的國事訪問,將中俄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確定了兩國關係下一個10年的發展方向、規劃和各領域合作目標,為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前景。
胡錦濤在會見來京參加總理會晤的普京時表示,中方願同俄方一道,以慶祝《條約》簽署10週年為契機,遵守《條約》的原則和精神,恪守《條約》確定的責任和義務,深化政治和戰略互信,擴大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促進中俄兩國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在雙方發佈的中俄總理第十六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兩國高度評價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成果,表示兩國將繼續恪守《條約》的原則,本著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擴大和深化全面合作。
人文合作是近年來兩國關係發展的新亮點,俄中互辦了“國家年”和“語言年”,還將在2012年和2013年互辦“旅遊年”,並確保兩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定期舉行,規模不斷擴大。
“加強人文交流對加深兩國民間了解、夯實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推動中俄關係的深入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王酈久説。
油氣合作不斷推進 能源合作領域持續擴大
正如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所説,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戰略性、全面性和長期性。
今年初,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運行,通過這條管道,俄羅斯每年向中國輸送1500萬噸原油,期限達20年。中俄原油管道建成並投入運營標誌兩國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為俄原油出口開闢了穩定市場,也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石油供應。
天然氣合作是當前兩國能源合作的又一重點領域。據普京透露,中俄兩國相關企業關於天然氣價格的談判已接近尾聲。根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此前達成的框架協議,在相關天然氣管道開通後,俄羅斯每年將向中國輸送7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中俄能源合作絕不僅限于油氣領域。普京表示,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很多,不僅包括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也包括聯合勘探、開採。此外,中俄兩國在電力、煤炭以及核能領域都有重要合作。
普京訪華期間,王岐山與俄副總理謝欽共同參觀的中國實驗快中子反應堆就是兩國核能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實實在在地反映了兩國能源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會晤聯合公報也為兩國未來能源合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雙方將繼續確保中俄原油管道長期、安全、穩定運營,按互利原則推動天然氣領域合作,擴大油氣開採和加工領域的夥伴關係;推進煤炭、煤炭機械貿易、煤炭資源綜合一體化開發、煤制油項目以及煤礦建設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作;開展供電合作;雙方還將在互利、相互照顧對方利益和確保核安全的原則基礎上繼續開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
中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有望實現有效對接
在能源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入的同時,兩國領導人也意識到,中俄作為兩大新興經濟體,經貿合作若過多倚重能源合作,會不利於兩國經貿關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兩國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聯絡需要有多元化的支撐。而實際上,中俄兩國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這也為兩國的經貿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目前,俄羅斯政府已制定以創新為核心的2020年前發展戰略;中國也設定了至2020年的宏偉發展目標。溫家寶在與普京舉行會晤時表示,雙方要根據兩國關係未來10年發展戰略規劃,採取更多切實有效的措施,創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領域,協商解決重大問題,努力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兩國發展規劃對接的可能性,兩國總理對中俄經貿關係發展充滿期待,共同表達了對實現雙邊貿易額2015年提高至1000億美元、2020年提高至2000億美元的這一中長期目標的信心與決心。中國目前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預計今年雙邊貿易額將突破700億美元。
與此同時,兩國領導人也在有意識地將兩國經貿合作向高新科技等新的領域引導,在推動兩國經貿合作結構多元化的前提下,努力增加高科技産品在兩國經貿合作中的比重。
溫家寶總理提出,中俄雙方要在高科技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著力推動聯合研發和創新,將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先進技術和産品。普京也表示,俄羅斯的經濟創新轉型進程對推動俄羅斯對華經貿合作有益,俄方願進一步加強與中方在民用火箭發射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拓展中俄高科技領域合作,將俄羅斯科研方面的實力與中國的勞動力和經驗結合起來,有助於中俄雙方實現互利雙贏。他説,金融危機後俄方決定改變初級能源出口的經濟模式,努力尋求與他國建立現代化合作夥伴關係,而中國作為其重要的現代化合作夥伴之一,在高科技方面與俄方有著很大的合作空間。
加強國際協作 共謀和平發展
中俄兩國在許多地區和國際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廣泛的共同利益使得雙方視彼此為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在此次定期會晤中,中俄雙方就進一步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世界事務中的核心作用,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等問題達成一致。
雙方表示將深化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加強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中俄印(度)、東亞峰會和其他多邊機制下的協作,加強在能源與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防擴散、信息安全、反導、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問題上的協調,繼續在朝核、伊朗核、阿富汗、西亞北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與配合。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關貴海認為,兩國戰略協作已遠遠超出雙邊關係的範疇,在世界和地區不同層面的問題上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和俄羅斯近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法、英等國提交的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此舉旨在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以維護敘利亞以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中俄兩國關係已成為影響和推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