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張勇 許曉青 孟娜)海協會與海基會20日在天津公佈了《海協會與海基會關於推進兩岸投保協議協商的共同意見》。兩岸多位專家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標誌著兩岸投保協議協商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可喜可賀。雖趕不及在本次會談簽署,但雙方都有意願繼續並加快最後階段的商談,在下一次會談時簽署協議,是兩會制度化協商日益成熟和務實的表現。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兩岸投保協議涉及面廣、專業性強,“是一份備受關注的重要協議,倉促簽署反而會弊大於利。對於下一次兩會會談時簽署這項協議,我持樂觀態度”。
“7次會談、16項協議,已經充分證明兩會制度化協商這個平臺是行之有效的,”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表示,“只要我們珍惜和維護兩岸關係新局,堅持正確的方向,一定能在後續商談中妥善解決兩岸投保協議尚存的難題。”
上海浦東台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用“好比快更重要”,來評價兩岸投保協議的協商進程。他説,在目前雙方已經達成的共識基礎上,最終達成的協議應更突出兩岸特色,以符合兩岸工商界的期待。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説,台灣方面關心臺商投資權益的保障,而大陸方面也關心陸資赴臺的權益及保障,相信這是協商雙方都能體諒和理解的。這一點今後在協議中應會得到體現。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認為,投保協議不僅能保障臺商權益,也將使兩岸經貿合作交流更加順暢,對兩岸間的貿易和投資行為也將起到正面和積極的作用。
在本次兩會領導人會談中,雙方還討論了加強兩岸産業合作事宜,就合作願景、目標及先期合作項目的落實達成共同意見。對此,王建民表示,當前,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規劃都把加強彼此合作列為重要內容,這是前所未有的。“ECFA的簽署實施,為兩岸經濟整合開啟了大門。”
吳中書建議,在産業合作的大局中,兩岸經濟主管機構應努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搭建寬廣的舞臺,用適當的“遊戲規則”幫助企業自主選擇最適合自身的産業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