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文化繁榮發展意義重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6日 10時47分   來源:新華社

為什麼説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關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關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是黨的十六大在我國已經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部署前兩步的情況下,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有兩方面基本含義,一是要惠及十幾億人民,二是要在更高水平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七大根據形勢發展變化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這次全會根據十七大精神和新的形勢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的奮鬥目標。文化繁榮發展從來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事業,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大支柱之一,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的重要任務。沒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沒有正確思想理論的武裝,就沒有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強大動力和合力;沒有主流價值輿論的影響,就沒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昂揚正氣、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沒有繁榮發展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就沒有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七大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這既是深刻的歷史哲理,也是重要的工作要求。所以,必須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來理解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意義,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樹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好承擔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歷史使命,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從中汲取豐厚滋養,大力弘揚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文化傳統,從中獲取強大動力,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文化領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風尚,不斷煥發青春朝氣,大膽吸收借鑒一切有利於我國發展的有益經驗和優秀成果,大膽學習運用一切最新文化理念和科技成就,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時代性,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相關鏈結
·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文化強國走中國道路
· 中聯部專題向駐華外交官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中央宣講團在安徽等地宣講六中全會精神反響熱烈
· 安徽召開會議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黨代會精神
· 中央宣講團在陜西青海西藏宣講六中全會反響熱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