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宏觀調控預期邁進
——評析2011年中國經濟走向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 張曉松、江國成、李延霞)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備受海內外矚目。
近一年來,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用溫和回落的經濟增速、初步抑制的物價漲幅,回應了諸如“硬著陸”“滯脹”“衰退”之類的質疑,在低迷的世界經濟格局中一枝獨秀。
回望過去,這份成績實屬來之不易;面向未來,更多挑戰仍需審慎應對。
關鍵時刻的關鍵調控
困難總是不期而至。年初,正當中國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的關鍵時期,一輪“物價衝擊波”席捲而來——以農産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較快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繼上年突破3%“警戒線”後一路攀升。
“這輪物價上漲跟以往每一次物價上漲週期都不同,經濟增速下降和物價漲幅上升交織在一起,給調控帶來很大挑戰。”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回憶道。
針對這一情況,中央果斷提出,要把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作為宏觀調控首要任務。這一決策為全年宏觀調控政策奠定了基調。
“為穩定物價,中央出臺了控制貨幣、發展生産、保障供應、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范劍平認為,回頭來看,這些政策措施“把握較為得當”。
時至年中,各地各部門正在全力貫徹落實中央“控物價”各項政策措施,國際經濟形勢卻急轉直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意大利、西班牙蔓延,美國主權信用降級給全球市場帶來劇烈震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
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隨即陡然增多——一方面通脹壓力依然很大,必須繼續控制信貸;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出現融資難、出口難,經濟增速開始下降。
為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同時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中央決定,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首要任務,同時根據形勢變化,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切實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三季度後,調控政策效果顯現,物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中央又進一步提出,要敏銳、準確地把握經濟走勢出現的趨勢性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政府的調控政策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説。
冷靜觀察,沉著應對,見微知著,未雨綢繆,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國政府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高超而嫻熟的駕馭經濟的能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正從危機應對模式向常規經濟政策模式轉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表明,這一政策轉型對經濟發展的效果總體較好。
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髮揮著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作用。與此同時,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卻不絕於耳。
對此,從事經濟預測10多年的范劍平一笑置之:“過於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我經常聽到外界預測中國崩潰論,如果他們的話應驗了,中國早就崩潰好多回了。”
事實證明,相比深陷歐美債務危機的發達國家以及物價高漲的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今年中國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
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在7月達到年內峰值後,開始逐月回落,且下行幅度正在加大。
“物價總水平在國內調控和外部需求走軟的綜合作用下見頂回落,説明宏觀經濟走勢基本符合調控預期。”亞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説。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為控制物價所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增長速度的溫和下降,並仍能保持在9%以上的較高增長區間。
“經濟增長速度適度放慢,有利於控制價格總水平上漲,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減少能耗和排放,符合宏觀調控意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認為,中國經濟增速的合理波動區間大約在8%到12%之間。
速度和質量,關鍵是要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國家統計局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認為,經濟放慢一點不要緊,只要不明顯影響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
實際上,今年以來各項民生指標令人欣慰: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僅用三個季度就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穩定在4.1%;經濟平穩增長,就業機會增加,直接拉動城鄉居民持續增收;財政對保障房等民生項目的支出大幅增加。
從經濟結構上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更為協調。
今年以來,中國投資、出口增速出現“雙回落”趨勢,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內需增長的彌補。“這説明,在政府力量撤出時,市場力量和經濟內生性增長能力在恢復,內生性增長開始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張立群説。
總體看,目前中國經濟正在一個平穩較快的軌道上運行,而下一步的調控方向更為引人注目。
繼續在保增長與防通脹間尋求平衡點
近一時期,國內外環境日趨複雜多變,有利與不利因素並存,中國經濟既面臨不少機遇,也存在諸多新挑戰。
從國際形勢看,歐美債務危機影響不容小覷,中國已難獨善其身,全球經濟衰退正從外需角度影響中國經濟增速。作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消費力下降,將對中國出口造成一定影響。在歐美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條件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
“但從近期看,歐元走弱、美元走強,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下行趨勢,對中國控制輸入型通脹是有利的。”白景明説。
從國內形勢看,物價總水平仍在高位,房價沒有出現明顯拐點,民間流動性依然很強,通脹壓力依然較大。同時,部分中小企業受到緊縮政策影響,融資和經營均出現困難。就業壓力正在增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但盧中原認為,決定中國經濟發展潛力的基本面有許多有利因素:在需求方面,工業化、城市化處於快速增長期,市場規模和迴旋餘地都很大;在供給方面,長期緊缺的資金已經變為比較寬裕,勞動力優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專家普遍認為,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仍將是未來宏觀調控的重點。
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動力何在?莊健指出,投資依然是最重要的動力,但要轉變投資結構,加強農田水利、保障房、新興産業等投資。由於外需增長前景不被看好,必須要靠內需來補,要想方設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能力的建設。
談到防通脹問題,張立群認為,在目前貨幣存量仍然偏大的背景下,再度實行總量擴張政策的風險和代價太大,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不能變。但在實際執行中,可以從一度實際收緊轉向真正的中性,真正推動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
“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力求在保增長與防通脹之間尋求一個相對平衡點。這一努力無疑將繼續下去並貫穿整個“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