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朱雲芳正在混凝土拌和平臺上用手勢與地面上的同事聯絡。這一套實用、簡便的手勢是朱雲芳與同事們在長期現場工作中創造的。長期在外,讓她少了些女人的柔情,卻多了份男人的剛毅。44歲的她,至今仍在施工現場上躥下跳,仿佛精力充沛的小夥子。在舟曲老城區至峰迭新區連接路段的施工現場,記者見到了正在進行混凝土拌和作業的朱雲芳。作為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舟峰一標段拌和站站長,朱雲芳稱得上混凝土拌和設備的專家,舟曲項目集中拌和站的選址、驗算、安裝、調試都有她的功勞。自舟曲災後重建啟動以來,朱雲芳就來到這裡。拌和站工作要求隨時待命,對朱雲芳的精力和身體來説,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無論白天還是深夜,只要有拌和任務,朱雲芳就會第一時間到達自己的工作崗位,直至完成任務。災區重建推進很快,經常幾個施工點同時需要混凝土,朱雲芳往往堅守工作崗位幾天幾夜不合眼。“累是肯定的,但是活兒不等人吶!”朱雲芳説,“我這裡是前方施工的保障,我每多幹一點,我們的工程就朝前走一點。”一向樂觀的朱雲芳,一旦進入施工現場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從原料進場檢驗,到原料配比,朱雲芳都親自把關。“我們是施工的第一道環節,是源頭的源頭,可不敢馬虎!”朱雲芳説,“我們能參加災後重建,本身就是一種光榮,更是一種責任。”新華社記者 張錳 攝
11月17日,朱雲芳在指揮混凝土砼車行駛。新華社記者 張錳 攝
11月17日,朱雲芳敏捷地爬上原料車,準備檢查原料質量。新華社記者 張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