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定期公佈“三公”經費回應公眾真期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2日 20時1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黃冠)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佈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機關運行經費支出公開制度,定期公佈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因公出國(境)費等經費的預算、決算、績效考評情況。這是一個得人心的舉措!公眾期待各級政府將來實施這一條例時,拿出真舉措、收到真成效。

    “三公”經費來自財政資金與納稅人稅款,理應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督。“三公”經費如果出現不透明、鋪張浪費等現象,必然會壓縮其他機關事務支出,影響百姓享受政府機關提供服務的水平。按照我國的信息公開條例的相關要求,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三公”經費信息,理應體現嚴格管理精神,依法、主動向社會公佈。

    定期公佈“三公”經費,首先應讓百姓看得懂。一些機關在公佈“三公”經費時,有時喜歡公佈一個籠統的“大數字”,是花多了或是花少了,讓人一頭霧水。公佈“三公”經費,如果不公佈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不具體到每個具體的事項花了多少錢,容易淪為“數字遊戲”,使公眾無從在鑒別中落實監督權。

    定期公佈“三公”經費,應嚴格預算問責制度。近年來,違反“三公”經費預算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旦被發現,有時由本級政府處理卻不盡如人意,這給財政造成的損失、給政府形象造成的損害卻難以挽回。公眾期待,對那些違規購置和使用公車、違規因公出國出境、違規安排公務接待甚至以權謀私、化公為私的相關幹部必須嚴格依法依規處理。

    “三公”經費作為當前公共行政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無論是對幹部,還是對社會、對人民都是一個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完善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現嚴格管理精神、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倡導厲行節約風尚,才能真正回應好公眾的期待。 

 
 
 相關鏈結
· 法制辦:“三公”花銷要以中低檔貨為主
· 海南澄邁:"三公里就醫半徑"破解農民"看病難"
· 上海市已有40個政府部門公開“三公”經費預算
· 北京首次公佈部門"三公經費"總體數量不足三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